中石化集团某分公司物料编码实施历程、解决方案、存在疑问[请赐教]
首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
小弟现就职于中石化某分公司物资装备部,现在正在负责ERP系统的物料编码工作。
中石化统一上的就是SAP R/3系统,中石化ERP系统物资的特性决定了物资覆盖面极其广泛。中石化总部在初期总部已经明确的把所有物资分为了56个大类,并且每一类物资都规定更深一层的6位码,后面10位有我们现在负责编制,并且在其中,不允许出现英文字母。
物料编码工作已经进行一年多的时间。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前一年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就是使用的顺序编码方法[即根据库存的参数信息对物资进行顺序号排码],按照库存物资建立编码库,再由编码库制定模板。但是最后发现此方案出现了大量重码和错码,一物多码和多码一物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
1. 库存物资参数不齐全,造成编码时同一物资因为参数规格和参数顺序不一致,出现重码。
2. 人员基本素质不高。专业知识匮乏,对库存物资缺乏了解认识,对工作缺乏责任心。明明同一种物资,就能给出几个甚至十几个不同的编码。
3. 领导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编码工作在前一年一直分配给各个业务科室以兼职形式进行,虽然成立物料编码科室,但是只停留在形式上,至多算是个临时科室。只有极少数人[对ERP编码有一定了解并精通设备的业务骨干]能正确认识编码工作,却不是决策人,虽然有好的建议也得不到领导的采纳。
由于上述原因就必然在前期的编码工作中留下了如下问题:
1. 基础数据不准确。过于依赖库存,但是库存物资普遍存在参数不齐、帐物不符等现象,以库存建立编码库,以编码库再导出模板,这样本末倒置,并且从一开始就没有制定编码规则,必然导致重码和错码的大量出现,最终在ERP系统实施中只能是“上去的是垃圾,出来的还是垃圾”。即使勉强上线,结果也只能是帐物不符现象依然存在。实际存在可用物资却在系统中不能体现,导致重复采购,最后往往形成积压库存,加剧内耗;实际不在存在物资却在系统中能体现,导致紧缺件频繁出现,不仅耽误生产而且增加采购成本。与此同时实际不存物资在ERP系统中无法销账,年年作为固定成本,直接影响公司效益,遗害无穷。
2. 对ERP系统编码工作缺乏主人翁的精神和感情。只有少数人全心全意从事ERP系统的编码工作,一般只是极少数编码办人员在做这项工作,业务科室的人员未介入或以向编码办人员提供帮助的姿态参与部分工作,整个工作推及十分的困难。
3. 编码过程缺乏积极进取且切实可行的计划,时断时续,拖延太久,以至于对编码工作失去热情。
4. 不愿放弃业已习惯的工作方式去适应ERP系统的物料编码,经常希望修改物料编码乃至于ERP系统来适应原有的工作方式。
5. 教育和培训不足。对如何应用ERP系统来解决企业的问题缺乏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更不了解如ERP系统实施的重要性。
6. 最严重的问题是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不重视。认为编码是下面的事,支持停留在口头上,基本上不请自过问,更谈不上参与。
尽管困难重重,经过长时间和领导的沟通,在04年十一月份,终于成立物料编码办公室。由部门领导调配设备专家和业务骨干协助进行编码工作。经过对前一段编码工作的总结,对编码工作重新做出以下方案:
1. 重新从制定编码规则。
2. 制定编码模板。
3. 按照模板中要求的参数对现有库存进行查库,确定常用参数数值,从而再建立初步的物资编码库。
4. 最后通过至少半年的试运行[双轨运行]进一步完善编码模板和编码库的正确性、适用性和完整性。
以上各个步骤一步一步进行。
在物料编码工作中存在疑问:
1. 在编制物料模板时:虽然SAP软件推荐使用的顺序编码[无意义编码],但前提是物资参数的齐全。但是,根据现在实际情况,因为现有库存物资普遍存在参数不齐全,通过现有库存物资的参数来建立编码库必然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决定不实行顺序编码,而改为顺序编码与赋义编码相结合。我们对每一种物资的参数进行讨论后,选定可以确定物资唯一性的主要参数,在结合现有
国内标准以及可能出现的
国外标准,尽量对物资的规格型号进行赋意编码。但在某些设备和通用备件的参数过于繁杂,不得不使用规格型号的排列给与顺序码来实现。另外结合学习了一些案例,我们认为这个方法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也是必然的。
2. 由于SAP软件推荐使用的顺序编码[无意义编码],对物资的规格等型号通过20个汉字或40个字母表示。现在,我们担心是否将来即使外部编码可行,会不会在功能上与SAP软件冲突或是其它什么问题。
例如:同种物资的不同规格,在我们赋义编码中,物料代码是不同的。
简单举例:
活扳手按照最大开口宽度(mm)来作为参数,那么不同的型号,代码就不一样。这样会不会在R/3系统中带来不便——顺序码主要通过描述字段来显示物资的规格型号等。
3. 在现有模板的基础上,现在我个人感觉模板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大,但是现在面临更加棘手的问题:库存物资参数不齐全。
即使模板没有任何问题,可是现在我面对着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混乱库存似乎没有太好的办法。按说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对现有库存存在的帐物不符,参数不齐,以及报废和缩水不再具有实际意义的物资进行查库,盘点,清库。但是鉴于现在的复杂情况,上述方法很难得到彻底的执行,多半就是敷衍了事罢了。
我现在的想法如下:
现在根据我所编制的模板,我自己正在编制一个应用软件,计划员只需把握所要求的物料主参数添加完整,有软件自动生成物料编码。我想这样一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介绍模板培训时的阻力,二是进一步规范基础数据,用软件限制计划的录入,明确规定每个参数的,最大限度避免输入错误而造成基础数据的不准确。
另外根据我所编制的模版编制软件时,尽可能全的根据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已知现有的非标,把每一种物资所要求主要参数尽量添加到数据库中。这样一是可以形成一个出不得编码库;二是可以给查库工作最大限度上提供标准和数据。
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要对库存进行查库,盘点,清库。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保证库存物资上线的成功。当然这需要有关领导的全力支持,在此非我个人之力可以左右。
有关上面几个问题和现行方案如果各位前辈有时间,请赐教。小弟由衷感谢。
QQ:86263573 Email:notoptio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