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来为安平“节能降耗”买单
9月4日以来,一条关于河北安平县“节能减排大限电”的消息在各大媒体迅速蔓延,引起轩然大波。据称,安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9月1日发出通知说:“为确保完成我县今年和‘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效控制全社会用电过快增长,决定进一步调整限电计划,强化限电措施,从2010年9月3日开始,安平县对全县98条线路分3批实施有序限电,每批限电时间为22小时,从当日21时到次日19时(即每供电50小时停电22小时)。”
不说此举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冰箱不能用,甚至厕所都不敢用;也不说此举引发燃油小发电机热卖,并不能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单说此举背后的荒唐逻辑。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安平今年的节能指标是下降6.6%,上半年实际只完成了0.9%,目前还有5.25%没有完成,无奈之下便来了个全县大限电。
安平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有如下三种可能:一是节能减排目标制定得不科学、不合理;二是当地节能减排工作很不力,发展了不该发展的高耗能产业;三是前二者兼而有之。不管是其中哪一种可能,主要责任都在政府有关部门。当做的应是对症下药,而不是无奈”地将工作高度简化,更不应让百姓为政府方面的过失埋单。
按照安平的逻辑,如果全省、全国节能减排指标没完成,是不是“无可奈何”地来一个更大的大限电就成了?节能减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能如此简单化么?节能减排应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更糟糕,通过大限电来达成的节能减排目标有什么积极意义?有多大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8月26日国务院组成6个督查组对包括河北省在内的18个重点地区进行节能减排专项督查,而河北安平自8月27日起实施限电措施,只因效果不明显,“距上级下达的用电量控制指标差距较大”,一周后又加大了剂量。目前,虽然河北省电力公司已发出了紧急整改通知,但此事所反映的节能减排工作简单化及其背后深层次问题不可能随着一纸通知就烟消云散。不仅仅是安平,其他地区也存在这种可能性。对此,应当警惕、揭露、批判、痛打,不要让荒唐的节能减排措施借了“无奈”的幌子再次出现。
发改委声音:
河北省安平县采取的不符合相关要求的
停限电做法应该纠正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省安平县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简单采取了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停限电的错误措施,影响了居民生活用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此事高度重视,已要求河北省核实情况,妥善处理。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这是经全国人大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最终目的是为了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加美好。“十一五”以来,全国节能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前四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但由于一些地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过快,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不降反升0.09%,全国有7个地方单位GDP能耗也出现上升,形势非常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为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国务院要求各地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主要是要求各地对落后产能坚决依法关停淘汰,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目的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河北省安平县错误采取限停居民用电的做法,既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也与节能减排的宗旨不符。据了解,目前河北省正采取措施督促地方进行整改。
【延伸阅读】
安平县出台限电措施
从9月3日开始,河北衡水市安平县为完成节能降耗指标,对全县分3批实施限电,每批限电22小时。限电期间,不仅居民家停电停水,医院和红绿灯也遭停电。5日,安平县有关部门表示,医院和红绿灯将不限电,但当地仍将出台新的限电措施。
>>措施 每隔两天停电22小时
9月1日,安平县政府办公室发出《安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有序限电的通知》。通知称:“我县自2010年8月27日起,实施了有序供电措施,但限电效果不明显,距上级下达的用电量控制指标差距较大,为确保完成我县今年和‘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效控制全社会用电过快增长,决定进一步调整限电计划,强化限电措施,从2010年9月3日开始,安平县对全县98条线路分3批实施有序限电,每批限电时间为22小时,从当日21点到次日19点。”即每供电50小时停电22小时。
据了解,之所以采取上述措施,是由于目前安平县的节能指标距离完成差距比较大。安平县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说,该县今年节能指标是下降6.6%,但前六个月只完成0.9%的任务量,还有超过5%的任务量没完成。
>>影响 当地支柱产业受限
据了解,安平被誉为“丝网之乡”,金属丝网加工制造是县里的支柱产业。制造丝网耗电多、污染大。一名企业负责人透露,一个中型丝网企业一个月的耗电量可能比一个居民小区的用电量还高。周末本应是员工休息日,但农排钢板网厂的工人们仍在加班加点生产。该厂负责人说,停电一天,对企业的影响可能四五天都不止。(来源:新华网)
能力+资源 → 能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