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36|回复: 7

关心连云港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9 05: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连岛、云台山、港口 是这座城市名字的由来
     它们浓缩了这个城市最核心的资源 也曾给予我们无限的遐思……
     但自秦代建海州古城以来 在农业文明的主宰下 它的发展重心始终局限在内陆
     
     千百年来 城市距离大海始终有一步之遥
     连云港 你距离大海如此之近 却似乎又距离大海那么遥远……
     
     这里是中国第一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这里拥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里是中国第一批重点建设的枢纽海港之一
     这里是唯一横贯中国大陆铁路大动脉的起点
     然而——
     目前连云港的经济总量在江苏省排名倒数第二
     目前连云港开发区的工业产值仅仅为125亿元
     目前连云港港口吞吐量在全国主要港口中靠后
     目前连云港的城市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
[em06][em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5: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云港的发展必须放到国家及江苏省的战略层面 意味着两个含义: 第一 “发展”将成为连云港的主旋律; 第二 充分利用滨海、港口资源 实现发展重心的东移是连云港的现实选择。因此 我们需要在深入研究发展条件的基础上 确定核心目标、空间结构和发展策略 根本解决城市、产业、港口三者的协调发展 探索一条真正适应未来东部滨海地区的发展路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5: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部滨海地区的核心优势
     
     1.海
     
     连云港东临黄海 海岸线长达160公里 岛礁棋布 海阔沙平 东西连岛是连云港的屏障 山势陡峭 风光旖旎 拥有绝佳的旅游度假条件。与旅游功能相比 利用大海发展港口与临港产业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2.山
     
     对于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来说 连云港一百三十六座大小山峰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山海相依的空间格局 不仅给发展旅游休闲提供了丰富内涵 而且也是体现滨海城市特色的重要战略资源。
     
     
     3.港
     
     连云港港口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港口不冻不淤 水深条件良好 挡风条件优越 2004年连云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4352.1万吨 集装箱运量完成50.1万标准箱 连云港港的发展目标: 2008年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300万标箱的国际干线港。
     
     灌河与运河沟通具备海河联运的优势 灌河一般河宽300米以上 下游最宽达1000米以上 一般水深8米 最深达11米 灌河岸线35公里 根据建港可行性研究 可以建设万吨级码头18个 5000吨级码头11个 3000吨级码头50个 可以极大地增强连云港的岸线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5: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部滨海地区充裕的土地资源是重要的发展条件 东部滨海地区现状建设主要集中在连云区、开发区及赣榆县城 其中盐田滩涂用地面积约262平方公里 滨海地区大量的土地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给连云港的经济腾飞留下了宝贵的空间资源。
     
     在目前越来越重视“节约型发展”、“和谐发展”的背景下 这些通常只能用来晒盐的滨海滩涂如果得到有效利用 不仅将节约和保护大量的耕地资源、减少对原住民的搬迁 也将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多具有价值的滨海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部滨海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山海资源、绵长的岸线、大片可供开发的国有土地 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限制因素突出 诸多因素制约了城市的跨越发展 如何整合现有资源是规划的重要课题。
     
     ●盐田滩涂占据部分滨海岸线: 临洪河至埒子河口之间的滨海土地以盐田滩涂为主 面积约262平方公里 由于盐田土地的含水量大 地质较软 如果要转变成为产业用地 需要对地质进行整治 既提高了开发建设的成本 又延长了建设的时间。
     
     ●沿海大部分属于淤积海岸: 黄海近海岸线大部分属于淤积海岸 对建港不利 清淤固沙的成本高、建设周期长。
     
     ●近海水深条件对建港不利: 通过对5米水深、10米水深线的分析 从岸线到5米水深线平均距离在5-8公里左右 到10米水深线平均距离在10-15公里左右 近海水深条件对建港不利。
     
     ●铁路穿越城市的几大组团: 目前陇海线由东至西穿越港口、连云区、开发区、新浦区等城市组团 但两翼缺乏铁路支线 难以支撑两翼大型产业及临港产业的发展。
     
     ●核电站及碱厂制约城市拓展: 由于受发展阶段的局限 核电站及碱厂紧邻滨海城区 严重制约了城市空间的拓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5: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云港港总体规划》提出: “除目前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以外 向东拓展建设东港区 依托西大堤建设北港区。”但是按照连云港最新的港口发展目标 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 1 )仅仅在目前的主港区内要实现10000亿吨、300万TEU的目标是较为困难的;
     
     ( 2 )从港口疏港交通考虑 北港区的疏港问题将非常突出 与滨海新城的交通冲突很大;
     
     ( 3 )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思考空间布局 应当为城市生活留出一席之地。
     
     保留提升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 向东拓展建设东港区 取消北港区; 在灌河口及柘汪、海头建设港口 与主港区共同构成组合港群。
     
     ●提升主港、拓展两翼
     
     基本策略是提升主港区的功能 主港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导功能 争取至2010年实现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200万标箱的国际干线港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5: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1.拓展
     
     拓展意味着: 城市空间和产业空间的拓展、意味着城市职能和影响力的拓展、意味着观念更新和发展思路的拓展。最重要的策略是建设滨海新城: 北达黄海、西至临洪河、南抵前云台山、东至烧香河 整合开发区、港口、连云区建设滨海新城 作为连云港未来城市核心区。
     
     2.提升
     
     滨海新城代表连云港未来的城市形象 通过新城塑造城市品牌 提升城市整体实力。包括功能提升、形象提升、品质提升
[em06][em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5: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产业、港口、城市、交通、生态安全五大发展策略是规划的核心战略 其中 产业、港口及城市发展策略是主体 交通发展策略是支撑体系 生态安全策略则作为选择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据 五大发展策略落实东部发展目标 共同解决如何发展的核心任务 也是推导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的直接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