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8|回复: 3

西大堤可能要建桥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4 07: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滨海新城能否滨海关键在西大堤西端能否建大桥
因为城市用地和港口用地的相互制约,规划建设的滨海新城在北固山西北的原台北盐场地段,需填海造城。我们曾向设计填海造城方案的专家请教:“台北盐场有大量的土地,为何要填海造地造城”。他们对此都解释,靠岸线的内侧土地,需海水涨潮时才有海水可滨,潮退下,就是几公里的淤泥,填海就是填过淤泥区,把城市建在退潮后也能看到海水的岸边,形成海景特色,否则怎能叫滨海城市。
然而这追赶海水建城市实现的关键不在填海却在于西大堤是否能开口建桥。
近海岸线的淤泥大部分是由西大堤造成的。封闭了连岛北固山、后云台山之间鹰游门海峡的西大堤,不但造成了连云港港池内的淤泥,也使西大堤外海州湾的海底淤泥抬高。海峡被封闭堵塞了,原来的海洋环流的运动就被阻断了,被涨潮带来的泥沙在退潮时就沉淀淤积抬高了海底。据北固山西的西墅村渔民介绍,不到10年间,西墅渔港和竹岛周围的海底被淤高了两米,原来在竹岛周围区域,就是退大信潮时,也有水可以泊船,现在就是小信潮也是泊在干滩上。赣榆宋庄一渔民介绍,临洪河口的拦门淤泥区也是越来越宽,赣榆海域秦山岛周围的海底也明显淤高。当年徐福到日本与赣榆海岸相隔遥遥的相望“海上神路”,如今退大潮时,好象就要与陆地联接起来了。
我市的王洪金先生一直在潜心研究观察西大堤对港口运输的影响,他于10多年前在西大堤建设报送规划时,就提出一个西大堤西端开口建两公里长大桥的方案,以保证海流冲刷海峡。这样做,海峡航道会越冲越深,形不成淤积。如果大堤堵死海峡,即便堤坝有换水孔也是无济于事,港湾内外必定会淤积成灾。
西大堤建成这10年来,大家都目睹了港湾内的淤积越来越严重这一现象,鸽岛原来是海中水岛,不论涨潮退澎,都是个海岛,而现在却因为淤积已快要和陆地连了起来,不仅如此,原先从庙岭向西长长的金色海岸线也早荡然无存。
王洪金先生之所以提出西端造桥方案,是基于对海淤泥沙来源方向的长期观察研究。王洪金则认为泥沙来自港口的东南方向,其来源是黄河夺淮入海,沉积在由盐城内废黄河口以外的的海域约800年的黄河泥沙。西大堤一堵死,从东南方随海潮和海流进入港湾的泥沙因西大堤阻断了海流运动就沉淀淤积下来。
王洪金虽然用卫星遥感地图和上述理论在方案评审会上力争,也有一半以上的与会专家的赞同,但是终因省建港指挥部领导与一位省内专家提出的是堵死西大堤方案,所以没能被重视。
王洪金当时说,你们既然认为对,是正确的,就应该把方案设计者的名字写在西大堤的碑记上,让历史记住。王洪金在会上就说出:谁堵死西大堤,谁就是连云港的千古罪人。
违反天道必遭天谴,“不通则痛”。如今恶果正在凸现,但现在仍有一说当年修建西大堤就是要让它淤积,反正要在淤积区造码头增泊位。
王洪金最近调查,原来海州湾-5米等深线在连岛西内侧西大堤中线一带,现在—5米等深线已退到连岛东侧外了。这还不到10年,或许用不着多长时间,也就不会有鹰游门海峡了。海底越淤越高,海水越退越远,连云港港口可能就变成从锚地疏浚形成的一条小海沟,海州湾的“湾”也将会消失,近海岸的海岛、连岛、秦山岛、鸽岛竹岛就成为一个个普通的小孤山。如若引人向往的海岛变成了陆地上山,那么我们活着的人都可以很快地目睹古海州的又一次“沧海桑田”?
根据这样的研究,我们在西墅北固山西北填海造地建的滨海新城,很可能没等建好,就又因为海底抬高,海水后退,还是不能建成与大海亲密接触滨海城市,还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费。
历史的教训为何没能使我们聪明些?
连云港市海峡的消失都是因为堵塞海道、河口造成的。
朐山下的海州和南云台山之间很宽的海峡,是清初巨木打桩堵死海道、河口消失的。
开发区之间的五羊湖海峡是因从墟沟的平山到中云的筑了一道“万金坝”而消失的。
外地的经验也应给我们教训,厦门因为大堤堵塞海峡,而炸掉了大堤。
欧洲某国在一海峡往海岛上筑了一堤相通,消失了浪潮滚滚的这个海岛本是游泳胜地,此后就失去游人观赏的价值败落了.               
中国的陆地上的大山小山多得数不精,美丽的海岛却是蓼蓼无几,孔望山早已望不见海,连岛也将重蹈前车之辙,末来“在海一方”的市歌也许将成为回忆中屡屡绕梁难忘优美而伤感的乐曲,耶或需要后人用考古的方式来证明了.
因此,在我们看来西大堤西端建修建大桥打通海峡是滨海新城能否滨海的决定性因素。[em02][em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4 20: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云港市长期以来没有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港口与城市隔离,城市规模太小,城市人口太少。
城市人口就是市场,多少年来,这个市场太小了,因为市场小,许多商贸投资商发现在这里卖不出量来达不到效益的最低点而放弃了连云港市,因为卖不出量又导致价格高于其它市场,而使连云港市失去竞争力。因此连云港市一直难成一个商贸繁荣的城市。
我们曾有很多机会成为大城市。
连云港市如果按上世纪上半叶的态势发展,是很有可能成为苏北的中心大城市的。当时东海县城在海州,灌云县城在板浦,赣榆墩尚镇也曾作过县城,这几处城镇都离新浦不远,新浦正在发展,沭阳县也受过在海州的政权的长期节制,响水县主要经济受到连云港市的盐业影响很大,照这态势发展下来,如果省里不把沭阳划走,东海县城迁到牛山镇、灌云县城迁址到大伊山,新浦海州肯定早就达到一个百万城市人口的大城市了。这样大的一个城市规模必定会和连云港口相互促进而发展。
在各个方案中,都提到东部滨海新城规划为一百万城市人口,再把新海城区、开发区人口加起来,约近300万城市人口,这的确很振奋人心,但如何操作,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以往有些所谓城市化就是把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农民并没集聚到城区。形不成城市市场,城市化就是空话。没有政策配合,也无具体措施保证,我市的城市化进程还将    像过去一样缓慢,落在别人的后面,百万人口大城市只能一个梦想。
农民离开土地是大势所趋,农民成为市民也是必然,城市化是我市的一个机遇,我们以前都因没有思路而忽视了这个机遇。
巡视我市的农村田野,到处是星星点点的小村庄,虽然采取撤乡并镇,但只是行政上的集并,农村人口并没有集聚到社区里,没有进城成为市民,众多的农民还是稀稀拉拉地散布在县区的农村田野上,这些村庄浪费了土地资源,毁坏和污染了环境质量。有限的土地是不需要也养活不了这许多农民,党和政府有责任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取消城乡差别,改变贫富差距,打掉身份差异,必须通过城市化进程来解决。
我市能否乘着发展苏北的机遇重整山河,制定一个系统的加快城市化的战略规划,完成我们百万人口大城市的目标。[em06][em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4 20: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连云港在不能争取到铁道部投入的情况下,可以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把中云至连云港港口段进行包装,对外招商,同期实施中云至港口段的电气化改造;

二、对中云火车客运站进行重新定位,必须以沿海铁路大型客运枢纽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将中云站建设成为青岛至上海线上一个最具特色的客运枢纽。资金问题可以通过包装后进行招商来解决(资金招引应该不是个问题,只要把火车站周边区域商业用地的开发交给开发商就可以);

三、铁路要以东线为住,理由是上述地区虽然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但工业经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随着江苏沿海工业走廊建设的进一步深入,这也发展优势必将进一步加速。所以目前的铁路建设应该以工业经济发展和沿海港口发展为主,尤其是连云港和盐城两市,沿海地区有一个比较大的纵深腹地,完全可以随着两地沿海工业的发展、滨海新城的建设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连盐、连淮铁路建设必须直接延伸至赣榆境内、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赣榆海洋经济、临港工业和港口群的发展,同时也为与日照、青岛一带的铁路连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em02][em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4 20: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连云港海运:

连云港的海运船舶只有连云港船务公司的两条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连云港有发展海运的先天条件却没有利用,在中远连云港公司撤消,连云港海运公司把船卖光后,真正的连船:云龙,和云腾还上一点吨位。
发展海运的意义远远大于什么大棚蔬菜和沿海养殖,以大连到深圳的货运为例。以一吨运费100元来计算,一万吨的船一个航次可以赚到营业收入100万,一个月可以跑两个航次,一个月的利润100万,这还不算回头的货物收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