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00|回复: 3

浅议输煤与输电题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07: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议输煤与输电题目

学习时报   潘家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01-24

我国一次能源资源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与全国各地区的发展情况更不匹配,多数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力需赖远间隔送煤,就近建煤电厂供给,或需从外地区输电解决,因此出现了输煤与输电何者更优的题目。
3.jpg
一、高层次研究输煤输电题目
一些同道在比较输煤输电的得失时,常偏重于作经济比较以定取舍。经济比较当然非常重要,姑且不论各家对经济比较成果结论迥异,我以为研究输煤输电题目时不能仅考虑经济题目,而是应结合国情,考虑各种制约因素。
二、输煤输电相辅相成
世界上有很多选择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性质,例如建水电站时的坝址选择就是一例。但更多比选的双方可能是一种主辅关系,甚或两者起相辅相成作用。例如我国电力发展中曾有“水火之争”,实在开发水电与发展火电并无根本矛盾,而且各具优缺点,各有特色,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一次能源要以煤为主,在电源结构中煤电也占最大部分。各经济发达地区的电网中,也需要足够的本地电源,只要上述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输煤现象将长期存在,而且是全国能源输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无异议。但是也必须看到相应的严重后果、受到的各种制约和清洁电源的发展趋势。因此,大力发展远间隔输电技术以缓解矛盾,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输电和输煤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竞争的题目。
进一步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中的表述,值得我们深进领会。实际上,科技和经济发展到现在,电网已不再是单纯的供电工具,而是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以外的新运输方式,它还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十分灵活的特性。统筹协调、发挥各种运输体系功能,实现整体运输效能的最优组合,创造最大的综合效益,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三、煤运紧张局面将长期存在,需努力缓解
我国的铁道和公路的运输能力与技术水平在近年来有快速增长和进步,现在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对支持国家发展、满足人民需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铁路、公路运输的压力和紧张局面将长期存在,而运煤无疑是其中最大的压力。
铁路、公路所运送的煤中有一部分是化工、炼铁等原料,无法替换,但超过一半是“电煤”,如能发展远间隔输电技术,缓解一些运煤压力,于国于民皆有利。
四、发达地区的环境容量不答应无穷制增建煤电厂
即使输煤能力足够,由于环境容量的制约,也不能在经济发达地区无穷制发展常规煤电厂。出路之一就是在产煤地区(或在四周合适地区)建设电站,形成能源大基地,通过输电来满足各地需求。
当然,产煤地区的环境容量也有限,因此,在建设煤电基地时,要特别重视环保题目,但比之经济发达地区,回旋余地究竟较大。解决此题目终极要依靠煤的清洁利用、碳捕存技术和大规模开发替换能源来解决。但短期内无法办到,而最近数十年却是我国经济大翻身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需远瞩,也需考虑近期现实。
五、大水电、大风电等能源的利用有赖于输电
尽快、优先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是基本国策和当务之急,今后我国的水电、风电、光伏等必将大力发展,其速度将冠于全球。
我国的水电集中在西南,尤其在川、滇、躲三省区,这些水电的大规模利用只能依靠输电,不存在输水与输电的比较题目。
另一重要能源是风能。世界各国开发风能大多采用小容量分散利用方式,而我国的风能资源富集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一带,而且将采用集中的大规模开发(即所谓“风电三峡”),要将这些在边远地区的不稳定电能可靠地输送利用,必须和煤电水电打捆外送,这些都要求发展远间隔输电和发展强大的智能电网来解决题目。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规模目前较小,但已有专家研究提出在青海配合水电、建设千万千瓦级的光伏基地,甚至设想要向亿千瓦级进军,其充分利用当然依靠高压输电网的建设。
六、充分熟悉输煤输电的本质差异
表面上看,输煤和输电都是能源的输送,实在两者间有本质差异。输电所输送的是纯粹的能源,而且是清洁、优质、灵活的电能。输煤输送的是原煤,其中所含的碳元素不到一半,其余都是灰土石头和杂质。我国年年把几亿吨灰土石头和杂质作几千公里的大输送,不仅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而且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两者的土地情况占用也不一样。修建铁路后,沿路两侧相当范围就成为禁区,不可随意进进,更谈不上开发利用。输电线建成后,对沿线也要征地和治理,但真正占了的土地是塔基那一小块,均匀数百米至一千米才一个,其余地方仍可利用,对土地资源特别紧缺的我国来说,这也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事。
七、重视资源输出区的发展要求
我国主要产煤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煤成为主要的资源。输出原煤是输出最原始的矿产资源,当地群众抱怨“挖空了煤矿,污染了环境,堆满了垃圾,留下了贫困”是有道理的。在产煤区建设电力基地,改输煤为输电,增加税收,留部分电能在当地,大力扶植其经济发展、振兴,使之与全国协调发展,这是国家不可推诿的责任。
八、用发展的眼光熟悉题目
20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有了井喷式的进步和发展,大量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应运而生。因此,我们看题目要用发展的眼光往对待,不宜墨守成规,而应与时俱进。确实,在传统常识中,电网电压愈高,规模愈大,一旦一条线路出题目,可能产生整个电网的崩溃。实在电力部分对这种重大题目,从来是慎之又慎,进行了无数次研究试验,采取多层次的保护系统,以确保安全。请答应我引用卢强院士就“三华系统”的安全稳定题目答记者的一段话:“我们进行了五六百种情况的仿真试验,回答是:这样一个电网的安全稳定性是有保障的。这不是随便说的,是有一系列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来保证的。”应该相信,在严格的科学试验基础上,依靠先进的设备和控制措施可以放心地实行特高压远距输电。产煤地区的缺水题目通过优选站址,利用非常规水源,适当外调水源,循环利用和采用高效节水措施也是能解决的。
结论
输煤输电题目应根据国情在高层次上加以综合研究,电网已是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输煤输电不是零和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煤运紧张局面将长期存在,需发展远间隔输电协助缓解,发达地区的环境容量不答应无穷制增建煤电厂,大水电、大风电等能源的利用有赖于远间隔输电,要通过建设坑口煤电基地扶植资源输出地区的发展。因此,国家应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利用高新科技,输煤输电并举,使国家的运输系统达到全局最优化,为全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科技腾飞做出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8 09: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朕要休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8 09: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