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32|回复: 4

转:一位核电家属的天涯发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2 21: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在天涯上发帖,而且有难以抑制的冲动。可能因为心里想说的话无处排解,而且憋太久了,也没解决的办法,所以,特想说出来。

有人说,要信命。
年轻时,我不以为然。现在,越来越有点信的意味,尽管,我也才三十不到。
难道,冥冥中,我和核的缘分就是注定的吗?

八年前,当我被某综合类大学的某核工程专业录取的时候,整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两个小时。
后来,老妈进来用最通俗的那句话安慰我,行行出状元,你看人家居里夫人,不是女人物理学家吗?
我其实不想当状元,就想做点自己的喜欢的工作,养活自己。进了那个专业发现,我们专业是当年该大学开设的第一个这样的专业。班里29个人,4枚女生,25枚男生,大部分都是被调剂过去的。
  所以,这群人就稀里糊涂的投身了中国的核电事业。
  后来,偶实在无法忍受那些小车撞来撞去的物理实验,无法忍受看也看不懂的机械制图,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转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在核工程专业的那一年,老天恩赐给我一个男人,似乎因为这个男人,我断不开跟核电站的联系。即使我不再学那个专业。
  2006年,他毕业,第一份工作就顺利的签到了某核集团成为核电站建设大军里的一员。
  那时候,我们都很懵懂。
  他工作,我继续留在学校读研。开始了异地的恋爱,通常三个月我飞到S城,跋山涉水的来到他工作的海边,见一面。
  那时候的我们,年轻,对生活充满了无限想象。
  而他的身边,也到处是像我们一样维持着异地恋的年轻人。
  他们说,他们赶上了中国核电事业大发展的列车,这样的机遇是过去二三十年都无法想象的。
  中国核电发展的春天确实到来了。
  核电项目到处上马,能够数出来的就有大亚湾,秦山,阳江,台山,防城港,陆丰,红沿河,宁德,咸宁,吉阳,芜湖……
  中国正朝着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调试,还有个啥自主来着,我给忘了。。。的方向奔跑着,走进世界核电大国的行列。
  这意味着,核电事业,需要很多新鲜血液的加入,对于核电工作者来说,这当然是难得的春天。
  有一个事例可以证明,2002年,我们曾经读的核工程专业是第一届,2007年,到了第五届的时候,已经开始独立成立核学院了,核集团们到处到各大理工院校与相应专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定向输送人才。
  事实上,核电站的神秘性和外界对于核电站工资待遇的传闻,让核电站的工作充满了想象色彩。
  一般人,听到你在核电站工作,立马用惊叹的眼神看着你,“听说,你们那儿工资特高,一年怎么说也得百八十万,而且退休时间特早,还得让你们早点生小孩,是吧?”大多数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
  核电站的待遇,不想说了,这似乎也属于公司机密的范畴,不过,没有传言的那么吓人。只是中等水平,而且在深圳这样的城市,他们的待遇也没什么竞争力可言。
  我想说的是,他们的工作性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我回来了。
  说年薪在35以上的那个哥们,是从哪儿了解的呢?作为家属,我可以告诉你,那是非常不靠谱的谣传。
  一个大学毕业生从一个科的小科员开始干起,有那么高的工资,那家属们完全可以不用工作,像个太太一样享受到处游历的生活了,也可以不用整天忽而嘿幺的为了两地分居而发愁,吵架了。
  如果你的身边有在油田,矿产,航海,甚至是军队里供职的人,你大概可以体会他们的家属的辛苦。
  而我并不想特别强调家属的辛苦。毕竟,选择一个人,就和他的职业,他的命运联系了一起,成立的家庭也将和这份职业联系在一起。
  即使有很多困难,也是你的选择决定的。
  我的身边,有一些姐妹,她们和我一样,男朋友或者老公在核电工作,我们会几个结成一个群,称自己为核电家属,或者核电“领导”,自诩为领导,其实有点弱势的味道。男人们认为什么都听老婆的,所以,在家里尊称为领导,其实他们知道,只有对家里这个女人好一点,才能让她们受委屈的心得到一些安慰。
  
想在这里找到一些慰藉,还是要找到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呢?
  不知道。
  似乎命,这个东西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解的开。
  20069月--2006年年末,他在北京培训,我在C城。
  后来他正式回到了S城的基地,海边,一个要顺着沿海公路开一个小时,穿过三四个隧道才能到达的一个镇上,再往前走的一个海边。
  2007年一年,每天晚上打电话,要么我在宿舍的楼道里打IC卡电话,要么他买卡打。状态还是恋爱的时候。
  2008年,我找到了一个在S城的实习的机会。于是,开始在S城租房,他周末回来,或者我周末过去看他。
  他们都是双人间的宿舍,和同事一起,所以一般有谁的女友过去,室友就被赶出去,另外找个宿舍暂居。所以,我一般不想去他们那儿打扰室友的生活。
  其实,我也是个有自己想法,想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女孩。2009年,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实习机会。于是,又拖着行李去了G城。城际列车,和S城有一个小时车程。
  但是,对于他来说,要从核电站到G城,我租的小屋,那真的是跋山涉水。
  通常,是坐他们公司的大巴,又坐地铁到火车站,再坐城际列车,下了城际,继续做公交车,最后步行到我的窝。
  周五的下午,他一般下午四点下班,可两个人见面通常要10点钟了。
  我感激他的坚持,一直守着我们的这份爱情,尊重我的选择。当然,我也尊重他的选择。
  我的实习一直持续到了2010年。我的毕业季到了。
  于是,回C城的学校,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聚餐,办各种繁琐的手续,然后收拾铺盖走人。
  中间,我们面临的最激烈的冲突,就是找工作。
呵呵,看到有人关注,那我就继续写。写的速度有点慢,还请忍耐。
  最近两天,大家关注的目光是在那个雷人的小月月身上,恐怕关注我这个帖子的人不多。
  
  工作,是个很长很长的段落。
  我有四个女性朋友,他们的另一半都在核电站工作。我们各自身上都围绕着工作发生着一些故事。
  
  暂且用A,B,C,D来代替我这四个女性朋友吧。
  
  A,大学本科毕业后,在事业单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无法忍受两地分居的痛苦,就想和男友在一起。
  
  通常,在一起,就有几种选择,第一,不工作,在家里做全职太太。等着为他养个孩子。
  第二,工作,要么在核电站所在的镇工作,要么,就直接到核电站里工作。
  到镇上工作,其实一般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
  我们都是名牌大学本科毕业,在镇上很难有用武之地。做小生意吧,又没有经验,缺少投资,于是,很多人想到,去核电站工作。
  但是专业不对口,而且通过社会招聘进去,需要有文章可做,就是要打通一定的关系。如果没有关系,很难实现。
  A的男友,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他从一开始就留心着女友的工作,在他们的恋情还没有公布之前,就安排好了时机,通过社会招聘让她成为了核电站的正式员工。
  当然,A本人也是有一定能力的女孩。
  如今,他们两个在一个单位工作,可以出双入对,这样的一般称为双职工。结婚了,可以分到夫妻房。也就是双人宿舍给他们住。
  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有了孩子,他们的孩子,可能要给奶奶,或者祖母带。为了让孩子有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一般会在附近的城市,买个房子,一周见孩子一两次。或者天天奔波,冒着堵车的长途跋涉到回家见孩子。
  
  B,她也是一个有能力,敢于为爱情付出的女孩。她和男友同个专业,只是可惜,在校园招聘时,没有进入核电站。
  社会招聘,又没有关系,于是,她为了跟男友一起,就先进入到劳务服务公司工作,这个公司给核电站输出秘书。
  当然,待遇就完全没有竞争力。但是为了跟男友在一起,B已经做了三年多的秘书了。据说,公司出了一个政策,做够了五年就可以转为正式员工。
  想想,B也挺伟大的,她不是没有能力的女孩,却为了男人可以做每月挣两三千块的工作。
  
  C呢,和我一样读研。研究生毕业时,她在S城,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干了没多久,就觉得心慌。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即使在同个城市,他们也是每周见一次,她有种不祥的预感,害怕有人趁虚而入,于是,她辞掉工作,去了核电站,过了一段没有工作的日子。
  我佩服她的勇气。
  
  其实,因为不在一个地方,对于感情纯度的担心,很多人都有。因为毕竟,我们都年轻,有无限可能,而关于某人和女友分手,找了一个同电站的女人的传说,随处可见。
  而且,核电站里几乎女人很少,一般长的过去的女人,都会成为美女,有一堆人在后面追着排队。
  
  C最后也找了一个核电站合作公司的工作,因为不是正式员工,收入上也差一些。但她觉得总比没有工作好。C在学校也曾经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能干,组织力强,做她现在的工作绰绰有余。只是没有机会,进入核电站。
最后说D,她也读研,找工作时和男友发生了口角。因为在S城,她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不想放下职业理想,去随便找一个工作,或者去做秘书。
  她想回老家,于是他们吵架了,吵到很激烈,说到了分手吧。
  于是就拉扯着,关于分手吵了很多次,又哭,又闹,经常在宿舍的走廊上打着电话哭。
  那段时间,真的像炼狱。
  最后,他们还是分手了。如今,D回到了老家。
  男友经历了伤口弥合的六个月后,很快在本核电站找到了一个女孩,两个人闪电结婚了。据说,那个女孩还OK,我从来没见过。这样双职工的结合也不错,至少在没有孩子前看起来不错。
  有了孩子就很难说了。
  因为核电站周围基本没有什么生活和教育可言。
  
  而我,一直都坚守着自己所谓的职业理想。尽量让工作和S城挨的不远。
  我锁定了几个城市,于是,超出这些城市范围的工作一概不考虑,又加上,我对专业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剩下的选择就没多少了。
  不过,感谢老天,在毕业前,找到了一份可以发挥专业,离核电站120公里的工作。
  他每个周末开车回家,两个小时车程。
  我暂时满足了。
  
  2009年8月,我开始工作时,两个人都很激动。他又一次帮我拖着行李,找房子
最后发一个睡觉了。如果有回复就有说下去的动力了。。。
  
  工作之后,我开始了真正一个人的生活。以前在寝室,有姐妹们陪着,现在工作了,租了一居室,只有一个人。
  
  前几天晚上,开着灯睡觉一直到天亮。
  
  每次,睡觉前,都要条件反射的看看门锁好没有。
  
  每次,下午万家灯火的时候,回家,开门,里面是黑灯的,一个人的孤独感就上来了。
  
  然后开始上网,有时候自己做饭,收拾房间。
  
  总是让电视开着,这样好像有人在身边说话,就不会多害怕了。
  
  一开始,害怕走夜路。加班了,必须要走。于是,他给我买了一把刀子。让我随身携带。
  慢慢的走多了,似乎也好了。
  想想,城市里有多少单身的MM,像我一样过这样的生活。
  
  只是,她们没有男友,我有,但不在身边。
  
  于是,晚上9点多的时候,想想,他在干什么,就给他打电话。
  他是个运动狂,加上电站里其实晚上没什么事情可做,除了打篮球,就是踢足球,羽毛球,健身房,或者几个人打麻将,打[url=]游戏[/url],打牌。
  
  他喜欢羽毛球和健身房。所以,我打电话时,他经常听不到。
  
  当听到那头的嘟嘟声,一直绵延着没有人听的时候,我的心一直往下跌,很绝望。
  
  很难受。于是,多打几遍,不停的打。
  
  过了半个多小时,他回过来,我就开始气不打一处来。开始喊,这段时间,要是我出了什么事儿,你也不会知道。。。。。
  他觉得我莫名其妙,就开始跟我生气。。。两个人吵架。
  
  于是,我又在委屈的哭中放下电话。
我正式开始工作已经一年零3个月了。他每周都开车回家。
  
  车对于核电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有班车从电站到市里,但是班车发车有时间限制,早上8点一趟,下午下班一趟。错过了,就自己转公交车回来。公交车会让原本一小时的车程,变成两小时,甚至是三小时。一趟转下来,整个人都要散架的感觉。
  所以,核电人,基本首先考虑的是有点钱就买个车,不管好坏。他们的车库里几乎是要抢车位的。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1: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核电的发展,一般会带动靠近电站的那个镇。
  或许,以前,这个镇是个贫困镇,但因为有了核电站的建设,运行人员,这个镇就开始稍稍有点发展。
  但是,或许从安全角度考虑,又不能有太大的发展。比如,教育、医疗还停留在几乎原始的状态。
  所以,核电站的人一般消费还是在附近的城市。
  
  07年08年那会儿,去趟超市,要去镇上,看场电影要做班车到60公里以外的城市,他们管这个叫进城。
  于是,在某个节假日,和核电班车靠近的那个商场里,总会遇到熟悉的面孔。
  哎,大家的活动范围这就只有这些了。
  
  到了节假日,核电站里也会有很多妈妈带着孩子,爷爷奶奶领着孙子,在食堂里一起吃饭。当然也会很多异地恋的年轻人,异地的女友节日里来电站里,和男友见一面。
  
  这样的节日,就像七夕一样,牛郎织女似的的见面。
  
  搭在空中的鹊桥,就是机票,电话费,火车票。。。。。
  
  所以,核电人为交通、通信事业做出的贡献真是非常巨大。谁没有晚上煲电话粥的经历,想念却不能见面。
  所以,想节约交通,通信成本,减少见面时要费的周折,那就尽量在一起吧。
  
  又回到了最核心的问题。
  
  和他在一起之后,你可以做点什么工作

对于一些在工作上没有什么想法的人来说,追随着他,让他养活着,女人在附近的镇上租个房子,每天收拾家,等着他们回来。
  时间长了,有些人也会熬不住。觉得自己对于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生活百无聊赖,而且,长此以往,以后几十年的生活似乎都能看到头了。
  于是,就随便找点工作做做。
  
  但是,80后的核电家属,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很难这么年轻就去做小镇上的全职WIFE。
  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你要工作,那你就忍受两地分居吧。
  你要在一起,你就要忍受失去工作吧。
  
  总之,你的工作和健全的家庭生活总是不能两全的。
  
  这问题,真他妈的难办。
  
  我已近被折磨了四五年。
  以前,觉得车道山前必有路。后来发现,越到山前,路越窄。因为你始终要生孩子,有了孩子最好不能两地分居了。
  想要让孩子能尽量多的看到爸爸,有个不坏的童年,和不坏的人格发育,那就只能你放下工作。
  如果他做的是运行,那还好,会固定在一个电站里,一直干下去。
  如果他做的是工程建设,那可能性就多了。一个电站建个五六年,在一个地方,建成了,又可能到下个电站去了。
  
  可能从深圳到辽宁,或者从深圳到宁德,从深圳到阳江。。。。。

我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工作和家庭咋解决。
  
  在听到一些同事的家属面临的状况后,就更加担忧。
  
  比如一个核电男人在距离电站60公里的地方买了个房子,事实上,很多人在那里买房。他家里只有一个妈妈,妈妈为了跟着儿子,就一个人在那个地方住着。等着儿子隔三差五的回来看看自己。
  
  另个男人也在那儿买了个房子,他的老婆辞掉了工作,盯着装修,而且还挺着个大肚子。坐着公交车跑建材,跑现场,最终,杯具发生了。
  流产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心里真他妈的不是滋味。因为,很多核电家属从这种状况里看到了自己可能的影子。
  
  还有一个核电80后男人,女友读研,最近刚毕业,在离他比较近的城市找到了工作,可他却投来一个炸弹,说他移情别恋了,爱上了自己的同事。
  他们之间的爱情,详情我不知,分手总是有双方的原因。但,不得不说,这种距离,让爱情随时置于考验之下,只要有一方,觉得很累,就很难坚持下去。
  
  从另个方面讲,那些一直坚持下来的夫妻们,真的值得敬佩。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比常人付出很多,去维持家庭。

 每次,睡觉前,他打来电话,我在这边,悲从中来的时候,他都会说,我再努力点,常回家。
  我心里就不是滋味。我也体谅他,上班干活,下班了就5点多,开着车穿过晚高峰,回到家基本8、9点了。
  第二天为了赶上早上8点半上班,早上6点多就要起来开车去上班。

哈,转眼过了两周。
  但着这两周的状态有点不同了。
  有什么不同?
  还是一个人下班回家,对着空空的房子。但现在不是特别害怕了,也不是特别哀怨了。
  我说,我一直在努力克服、战胜一个人生活的恐惧。
  在大约一周前的早上醒来,我突然觉得,好像找到了一种自由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是,即使一个人看书,上网,看电视,洗衣服,心里也是稳稳的,不害怕了,不哆嗦了,不会胡思乱想了。
  这样的改变怎么来的?
  可能是一直积极克服的结果。
  正式工作已经16个月。
  也就是说,一个人住一套房子已经16个月。每次一个人回家总有一种抵触,幽怨。
  晚上就开始胡思乱想,整个人要崩溃了。觉得这样的生活充满了压力,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浪费两个人的青春。
  试过很多种方法。
  写日记。
  看肥皂剧。
  找好朋友过来作伴。
  满世界打电话找人聊天。
  但总是没办法克服。
  像只小兔。冬天里的小兔。睡觉前还拨一下他的电话,为的是防止有意外情况发生,能够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他。
  不过,这个也最多是心理安慰而已。
  
  这个克服的过程,就像蜗牛爬树般难受。常常是前进几步,又倒回去,有了点进步,又回到原位。于是常常沮丧。
  整个人提不起神来,不开心。
  
  和自己聊天,找人聊天,找乐子,都试过之后,我还是寻求心理学的专业书。
  我还算有点心理学基础。
  大学时,就喜欢这门课,选了几门选修来上,一个最好的朋友加辅导员是精神分析专业毕业,常常跟他聊天,多少熏陶一点心理学的常识。以前,还曾经凭着这点常识做很多人的知心姐姐。
  但遇到自己的问题,就不那么容易结开了。
  于是,买了一本德国心理学家的四大人格分析,还有一本美国心理学家的《自我训练,改变焦虑和恐惧的习惯》。两个星期啃了两本书。
  两本书下来,感觉真的不一样了。
  也可能是,以前一直自己践行的自我训练在书本里得到了印证,越来越有信心,而且是主动的改变一些习惯,心情和性格还真的发生了点变化。
  
  突然有种,没有谁离了谁不能活的自由感。
  
  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不管对我来说,还是对男友来说,都该是一种幸运吧。
  他不会觉得那么累。
  
  我也不会觉得那么累了。
  虽然,生活的模式没有多少改变。
  
  如果,你是一个核电的家属。要想过的开心,还真的学着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势

因为分居两地,我们的时间都是按周来计算的。
  上周末和这周末,参加了两个他们同事的聚会。
  一个是和他的三个同事和家属一起吃饭。
  一个是上周末他们处组织的二日游。
  
  因为工作地点在海边,核电员工买房子总喜欢扎堆,开放商也会到核电里去推介,打个折什么的。因为,如果住在同个地方的员工多了,或许能开个来往班车,或者几个人一起拼车,节约一点资源。
  他的三个同事就是如此,都住在同个小区。
  我们则住在距离他们小区45分钟车程的地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的工作。我不想放弃自己的工作,所以,他把房子买在离我上班走路15分钟的地方,自己每周都开车一个半小时回家。
  
  因为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和圈子,所以,我和他的同事很少聚在一起。
  聚在一起,会发现,几乎每个核电人的焦虑和家属的焦虑都类似。
  就是,老婆会抱怨老公,为什么不能经常回家,自己一个人在家孤单害怕。
  老公,总是害怕老婆抱怨,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外挣钱不容易,回家了,还要跟老婆经常为了分居吵架。
  
  他们一个同事说的好,在我们自己还没有能力脱离这个群体的时候,只能忍受。
  他的意思也是我经常说的,我们都被工资和生存束缚着,没能力脱离这个群体,就只能想办法让生活好点。
  
  有个家属表现的就很独立。她说她喜欢看娱乐节目,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看看非诚勿扰,笑一笑,上上班,不觉得孤单。
  我应该向她学习,大条一点,少想点杂七杂八的事儿。
  
  那天,他的一个同事提议,我们应该形成一个圈子,多聚聚,不然大家的生活都很单调。
  其实,对我的工作来说,圈子倒不怎么单调,只是缺个男人在身边。
  对于核电人来说,圈子确实单调的可以。
  几乎跟社会关系绝缘,里里外外的朋友都是公司里的人。聊的话题,除了工资就是工作,要么就是福利,或者是某个领导怎样怎样。
  
  大家说,以后争取找点喜欢的事儿来干,比如烧烤,杀人游戏什么的。
  
  人真的很难脱离群体。一旦脱离,孤单感再所难免。
  
  其实,他们真的没觉得,自从选择了那个职业,就已经脱离了社会上的大部分群体了。
那天晚上,我们开车回到家已经快零点了。
  第二天早上一早,他又开车上班了。每次周一早上,我睡眼惺忪,他就爬起来洗漱。他过来吻我一下,道别。我心里小难受一下,转身睡去。
  有时候,也会送他到楼下。但每次送到楼下,总觉得我们俩可怜,还不如不送别。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09: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朕要休息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09: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都有好运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09: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我喜欢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