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项目经理文章:仔细计划,抓住机会化险为夷(风险管理)
项目背景
XX项目是华为无线设备首次服务于省会城市,表明华为公司GSM1800设备的各项性能及工程技术力量获得了移动公司的普遍认可。如能按时完成此次工程,并且网络指标达到要求,必将为我司在全国1800网络市场的开拓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
XX项目采用工程服务方式,即华为公司负责硬件安装及软硬件调测,为了分清责任移动公司已经明确要求不许省内的施工队伍介入本次工程。我司技术人员将负责交换机房设备的软件调试,BTS的硬件督导和软硬件调试全部由合作单位来完成。
风险分析
鉴于此项目中“局方对工期和技术指标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制定了相当严格的处罚条例”的情况,项目组进行了全方位的风险分析,以下列举出项目的重要紧急风险:
重要紧急风险一:此项目一方面是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在本次合同明文规定,另一方面工程采取了华为全权负责的工程服务制,华为公司要承担工程进度、质量的风险;
重要紧急风险二:此次工程是我司无线设备第一次和爱立信进行双频配合,根据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爱立信与别的厂家的双频配合情况很差,即使与自己的设备配合情况也不是很好,但是合同对我们却有明确的网络指标要求;
重要紧急风险三:根据与XX市总经理交谈得知,集团公司有文件建议“混合组网即900M与1800M设备采用同一厂家”,客户省公司高层领导也持有相同的意见;同时由于模拟网退频,增加了10M频宽, 900M频宽已经满足了现在网络频宽需要,具体建设单位对于1800M的开通并不是那么迫切;
重要紧急风险四:经过我们仔细测试,XX区、XX区1800M仍然被其他单位占用,存在严重的干扰,由于没有交纳频占费,客户无法协调委进行解决。
预防措施
项目组发挥集体智慧,经过多次项目组全体会议,对于以上重要紧急风险,逐一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与规避措施:
对于紧急重要风险一措施如下:
为了保障工程进度要求,此次工程决定引入四家工程施工单位同时进行硬件安装工作;同时保证两名NSS、两名BSS软件督导的调测力量;此次工程中配套传输工程也是我司承建,项目经理及时与传输项目组进行沟通,避免因为传输原因耽搁进度;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司的两名BSS软件督导、两名硬件督察人员将对合作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项目实施日报制,项目经理每日对省市公司网络部进行工程汇报,对于因为用户原因造成的进度耽搁明确出来,分清双方责任。
对于紧急重要风险二措施如下:
公司中研MSC、BSC、BTS人员现场进行信令跟踪对切换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定位,在公司成立专门的小组,协助现场进行问题定位。如果是我方原因,中研相关部门进行程序修改,如果是对方原因则提供相关的信令分析文件,由项目经理和中研人员共同向局方解释,要求爱立信修改相关程序。
计划工程的不同阶段分别举行三次移动公司、华为、爱立信双频切换技术交流,讨论双方参数设置,移动公司负责总体监控双方的实施工作;
在城市郊区话务量较小地区,开通5个基站进行单站以及双频配合测试,为全网开通积累经验。
对于紧急重要风险三措施如下:
需要找到集团公司《关于建设中国移动1800 M双频网的若干意见》文件原件,进行仔细分析,寻求解决方法。
加强省公司高层的工作,通过客户关系工作期望给我们工作上提供支持。
将此事向公司总部反映,看看是否通过北京分部的工作使移动集团公司有所松动或是有其他变通办法。
对于紧急重要风险四措施如下:
公司对城市1800M频段分地区进行测试,摸清干扰信号频段,通过调整频率规划规避部分干扰,争取多开通基站。
了解目前使用1800M单位情况,协调移动与其进行交涉,争取占用单位能进行频率调整,解决1800M干扰问题。
将此事汇报到移动公司高层,通过其与无委高层的沟通解决频占费的问题,并通过无委清理被其他单位占用的1800M的频段。
实施情况
由于前期我们对项目的风险分析以及措施制定相对来说是仔细而且是切实可行的,项目进程令人满意。尽管市郊频率干扰问题没有解决,但是我们重新做了频率计划,并提前一周开通了郊区的1800M设备,并在公司以及中研人员现场支持下,网络指标全部达到合同承诺指标,移动公司对于我们前期的工作很满意。
正当我们以为此项目将顺利进行时,此时又出现了新的变故。按照进度11月底我们完成了所有基站的安装,准备全网调测时发现频率干扰依然存在,项目经理与移动公司沟通时,用户说:1800M需要暂停:
1800M频率干扰牵扯单位比较多,一时无法解决,目前900M频段又增加了10M,已经满足现网需求了。
集团公司的《关于建设中国移动1800M双频网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文指出:对于900M与1800M系统设备不属于同一设备供应商的城市,选择部分进行试点,然后在审慎研究和全面权衡的前提下实施设备搬迁、调换。
用户还表示我们不用担心,移动公司不会因为工程进度以及网络指标原因对华为进行扣款了。
大家辛辛苦苦大半年仅仅得到了不处罚的结果,下一步却遥遥无期,用户的理由看起来非常充足,并且表示出理解我们的态度,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项目组很快解散了,项目经理也进行了更换,原项目经理去海外进行新的项目,原成员们也各奔东西了。
紧张忙碌了半年,一个本该成为样本的工程突然就这样结束,大家心里都觉得有些堵得慌,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各位成员通过邮件形式对项目问题进行了分析,给新任的项目经理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新任项目经理在总结大家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其实我们在风险分析以及措施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将将竞争对手的竞争风险分析不全面。我们仅仅是从技术上进行了风险防范;对于其他方面我们却没有任何措施。其实根据我们私下了解,爱立信公司对于我们进入省会城市是非常重视的,一直在考虑对我们实施打击,因此利用集团公司文件大做文章,将集团公司文件发给了省市公司中、高层,并对1800M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思路,承诺根据此省情况会申请更优惠的商务,此举得到了省公司主管运维的副总的大力支持,建议暂缓1800M建设。
另外对于1800M干扰的风险问题,我们制定的计划太松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干扰也只牵扯的三家单位:移动公司、无委、电力公司,况且电力公司正在准备进行微波传输改造,移动公司解决此问题不会是一件太难的事情,我们只需要加强推动,给予协助就可以了。
最后,对于1800M网络的建设目的我们理解有些偏差。建设1800 M网络固然有增加网络容量的作用,但是对于移动公司而言,建设双频网更重要的是提高网络安全,提高网络指标,如果采用同一家设备就将无法达到提高网络安全的目的,其实集团公司文件也只是建议,也只是针对目前运行的两个不同国外厂家设备组成的双频网运行指标不佳的情况,由于我们的G网设备推出晚于其他国外厂商,所以我们的设备兼容性好于它们,我们现开通的设备网络指标大部分指标优于合同承诺指标就是最好的例证。
出现机遇
仔细的分析。详细的调查后,我们重拾信心,调整了风险防范计划。
1、 收集竞争对手问题,针对此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
2、 联合市场部,加强高层项目推动,突出华为G网设备特点,建议用户在省会城市引入竞争,尽快开始1800M工程建设;
3、 加强干扰解决推动监控,加快进度,项目经理进行全程跟踪;
4、 对用户进行双频网建设思路进行新的引导,列举我们在全国的双频网应用,列举我们开通基站的指标数据。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在春节后,爱立信公司先后两次出现故障,造成省会城市大面积无法通话,用户反映强烈;但是开通1800设备的几个地方由于能保证用户的通话,用户反映较为平静。
通过现网实例,移动公司高层领导认识到了双频网建设的必要性,随即加快了干扰解决步伐,我们在12月,项目进展了一年半时,开通了全部1800M的设备,并在试运行6个月后顺利通过了初验。
结语
通过此项目的例子可以看出:
1、项目风险分析是PM工作的重点之一,仔细的进行项目分析,并制定出详细的、可以定期监控实施措施,将会提高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2、项目存在许多不可控的风险,我们要对能预见的风险进行排序分析,抓住最主要的风险。在该项目中,客户高层态度的模棱两可,爱立信的不配合是1800M开通的最大风险,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风险带来的影响,没有了解背后的原因,在一开始方法采取的并不得当,导致设备装好了,却没法开通,直到后来修正计划,才将基站开通。
3、我们无法预测所有的风险,但是我们可以对所有的风险进行管理!
你可能只是这世界的一个人,但对于某个人来说,你就是世界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