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内核新闻
国际核新闻
政策
人物
知识科普
展览会议
核技术
核设备
核工程
考试招聘
国家电投社区
中广核社区
中国核电集团

招标系统的共产党员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复制链接]
查看: 2593|回复: 4
发表于 2010-9-15 11: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招标系统的共产党员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作者:宋丕生


  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使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时期自觉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所有从事招标业务工作的共产党员,应当深刻认识搞好招标工作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意义,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体现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招标是先进文化的一种体现。

  第一,它首先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采购思想和方式,正因为如此, 200 多年以来这种采购方式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被广泛采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过去那种传统的采购思想和采购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招标这一科学的采购方式在我国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计、监理、工程承包、项目业主、公共服务、科研课题分配、出口商品配额等多个领域广泛深入的开展起来,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深入地发展。

  第二,它遵循公平、诚信的原则。招标投标的本质是公平,要遵循“三公”原则,即“公开、公平、公正”:信息公开、机会公平、评价公正,反对任何歧视;招标投标当事人所提交的招投标文件必须真实而没有任何虚假、欺骗之意。遵守所有的承诺,而不能随意反悔,提高了社会的道德和信用水平。

  第三,它按规则办事,反对任何主观随意性。招投标活动中的每项工作程序,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违反了规定要受到惩罚,这更增强了人们的法治观念。

  招标是先进生产力的一种体现。

  招标遵循择优原则。如设备招标,就是要从众多参加投标的产品中选择出技术先进、质量性能好的产品,这就会促使设备生产者努力研制先进设备,推动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

  招标投标会减少双方的交易成本。通过招标这种有效的竞争手段不仅能采购到优质的设备,还能使采购设备的价格合理,真正做到质优价廉。而对于投标方,可以从公开的信息渠道获得招标项目信息,降低信息的获取费用;通过公开公平的招标程序,降低了采购费用和成本,减少了浪费和损失,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实行招标投标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社会、部门、企业的采购行为,从根本上说是维护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是招标采购的目的之一。多年的实践证明,招标采购可以使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 10% 以上;招标投标程序和行为是有一系列法规制度约束的,这就促使招投标双方必须规范采购行为,既维护了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使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得到了保护;招标投标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提高了采购的透明度,方便了社会各方面对招标活动的监督,同时也有效地遏止了不规范采购行为,从源头上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搞好招标工作,对从事招标工作的共产党员们提出了要发挥先进性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1. 要在招标工作中不断提高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服好务;

  2. 要精通招标业务,保证为业主单位采购到质优价廉的设备和物品。要努力做到了解所有潜在的投标者,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创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3. 要依法办事,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不正之风,使招标投标成为真正的“放心工程”、“阳光工程”;

  4. 要开拓进取,由单方面的招标服务向全方位的服务发展,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推动我国招标事业健康深入的发展。

(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九阴真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9 23: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 一个字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9 23: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着,以死的姿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9 22: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什么意思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9 22: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办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8-2025 核电论坛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292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