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东方电气召开了2014年度的股东大会。对于去年业绩下滑,公司董事长斯泽夫表示,主要是市场竞争激烈,致使公司产品毛利不高。眼前虽然是公司最难的时代,但也是发展的最佳时代,斯泽夫坚信公司会好起来的。
机遇与调整并存
2014年,东方电气实现营业收入390.36亿元,同比下滑7.91%;净利润为12.78亿元,同比下滑45.59%。今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持续下滑,且下滑幅度加剧。1-3月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95%,而净利润下滑74.22%。公司称主要是毛利率下降所致。
斯泽夫说:“ 火电毛利率下滑较大,而 核电产品因为竞争对手的低价战略,毛利也在下降。”
在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统计了公司2007年-2014年的数据发现,发现公司净利润率仅为5.7%,在所有行业中都处于较低水平。对于净利润率如此之低的原因,斯泽夫在会上也做了解释:“首先,公司所处的这个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前期投入很大,民营企业一般很难进入;二是行业竞争激烈,虽然是寡头垄断,但是由于恶性竞争,导致行业毛利率大幅下降;三是天灾人祸,天灾是2008年的"5·12"地震。而人祸是2011年的福岛 核电站事故;四是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前期投入越大,所以毛利也越低。”
斯泽夫对公司目前的处境十分清晰:“目前公司处于转型期,火电面临资源消耗、节能减排,必须要转向核电。现在是公司最难的时候,也是发展的最佳时机。”
坚持走出去战略
对于东方电气来说,核电将是其未来大力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公司已经全面参与了华龙 项目。“华龙一号”作为中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品牌,成熟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可满足三代核电技术要求,是目前国内可以自主出口的核电机型。
斯泽夫说:“国家大力发展核电的方向不会改变,代替煤电最好的是核电,核电设备是国家能真正走出国门的产品。”
在走出国门上,东方电气一直做得很好,目前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比15%-20%,而斯泽夫表示未来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40多个国家我们都有投入,目前东方电气已经在63个国家总装机8500万千瓦。”
下一步斯泽夫表示将与国际巨头合作:“公司也正在筹划未来将在合适的时机到国外建厂。”
现场也有投资者关心公司的国企改革进展,对此斯泽夫说:“集团的国企改革国资委正在研究,具体情况还不清楚。而在公司内部已经进行了机制改革 ,包括三方面:一是瘦身,二是产业链条上更注重于控制供应商,三是在激励机制上,让员工工资与绩效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