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2006年国内钢铁业产能将达4.9亿吨,2008年可达5.38亿吨.需求方面,业内普遍估计2006年为4亿吨,即过剩产能约达1亿吨.2006年,钢材价格仍会保持在低位运行.初步分析,钢价不断下降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钢材市场产能增加过快,与需求严重脱节
2005年1~10月国内钢产量增长25。7%,明显高于需求增长速度,特别是5月份以来平均日产量超过100万吨。但是,行业性需求却正在减弱。
二、进口增长较快
钢材进口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增加,1-10月份累计进口钢材2193万吨,由此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三季度进口钢材增幅比较大也给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2005年以来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给我国钢铁企业扩大出口增加了难度,亚洲市场价格低迷也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人民币升值导致钢材出口价格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国内钢材市场的销售压力。
四、受国际钢铁产品价格的影响
进入2005年,国际钢铁市场产品价格并没有延续2004年产品价格攀升的态势,转而进入盘整的局面。国际钢材产品价格的走低也对国内钢铁产品的价格走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五、政策干预对价格的影响
目前,政府干预钢铁行业发展的意图非常强烈。从前期《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获原则上通过,到近期部分钢材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到11%,硅铁的出口关税从0提高到5%。
因此,我们认为,第一个判断是,本轮国内钢价底点会高于上一轮的钢价低谷;第二个判断是,钢价下降到低点的时间跨度仍可能在2年左右,也就是2006年年底钢价将真正见底回升,期间的钢价反弹都只是短期现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7 15:40:1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