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日志
相册
群组
用户
快捷导航
核电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国内核新闻
国际核新闻
政策
人物
知识科普
展览会议
核技术
核设备
核工程
考试招聘
国家电投社区
中广核社区
中国核电集团
核电论坛
»
核电论坛
›
核设备专区
›
材料知识
›
一、材料与材料科学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一、材料与材料科学
[复制链接]
查看:
1080
|
回复:
3
windyzheng2009
windyzheng2009
当前离线
积分
3
发表于 2009-11-17 12: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材料
材料是用来制作有用器件的物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物质基础。从日常生活用的器具到高技术产品,从简单的手工工具到复杂的航天器、机器人,都是用各种材料制作而成或由其加工的零件组装而成的。材料的发展水平和利用程度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历史学家按照人类所使用的材料将人类历史划分为:
石器时代:早在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人就能用黏土烧制陶器,到东汉时期又出现瓷器,并流传海外。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青铜器时代:4000年前的夏朝石器,我们的祖先已经能够炼铜,到殷、商时期,我国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着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铁器时代: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大量使用铁器,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其所着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就记载了古代的渗碳热处理等工艺,这说明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我国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面就已经有了较高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建立了鞍山、攀枝花、宝钢等大型钢铁基地,钢产量由1949年的15.8万吨上升到现在的1亿吨,成为世界上钢产量大国之一。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卫星、飞船的上天等都说明了我国在材料方面的开发、研究及应用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一代代地努力,以缩小这些差距。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流浪人
流浪人
当前离线
积分
84
发表于 2010-10-27 16: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支持,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uliang55
wuliang55
当前离线
积分
2
发表于 2010-11-1 16: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不回呢 考虑再三 还是不回了吧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angwl
tangwl
当前离线
积分
2
发表于 2010-11-9 16: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不回呢 考虑再三 还是不回了吧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8-2025
核电论坛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292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