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公司在许多人的眼里,可能是又臭又不赚钱的单位,但我认为,就在面似鸡肋的打工市场下,却蕴藏着巨量的商机。
首先,从核电建设的市场来看,市场份额海量,而我们可以开拓的市场空间巨大。从全世界来看,未来要上几百座核电站,从我国去年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开工核电项目,需要我们的介入,二三的介入会使核电建设变得更为有效更为有保障。也就是说,我们在核电建设服务领域不仅可以在施工中起到作用,而且也可以在服务中起到作用。
目前,我们每年参加的核电建设不到二座,连全国的60%都没有占到,说来惭愧,同时感到事业上任重而道远。现在,不是我们已经做得很好,而是做得远远不够。
我们的领域绝对不仅仅限于核电建设。过去,我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核电建设上,这是片面的。对于核电制造、设计、调试、运行方面放松了警惕,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研究方面。当然,以核电建设为中心,以核电建设的实力为发展优势,再去开拓关联的核电服务品牌,自然也是我们必须认清楚的事。
以上推算,仅大陆地区,我们的市场就可谓无限量大,我们要做的无非是让有效客户找到我们,至于怎么找,如何对我们有信任而委以重任,我们已有丰富的经验,并且,我们还要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二三的每一名成员。
从全世界来看,2010年一年全世界的核电项目就有20多处。20多处是什么概念?!我们身处核电建设至高点,要有全局意识、要有全国意识。我们的市场不仅仅在大陆,而且在全国;我们的市场不仅仅在全国,而且在全球。我们不仅要做大陆的最好,而且要做全国的最好,甚至在全球成为一个有影响、最有影响的核电权威团队!在形成自己影响的同时,靠市场予以声誉和经济的回报,这就是我们团队成员未来的生活、未来的事业、和我们奋斗三十年退休之后我们接班人的事业和生活!
其次,从核电建设和服务的现状看,有我们二三人介入和渗透的机会。
核电施工向来以起点低、难度小为其他高尖端行业所不齿。我在施工的时候,很多高尖端行业的年创收不及我的一个零头,却仍表示核电建设不想干,只是碍于朋友面子如之何,显然没有从事核电建设工作那种光荣和神圣的感觉。每次我笑对这些业主敷衍时却暗自庆幸。
你我皆凡人,没有关系,头脑也不见得比同行强多少,长相虽称得上清秀,但称不上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在精英多如挤地铁的核电建设业内有自己的饭碗有自己的事业发展呢?在外语没有优势、没有精尖专业领域的前提下,发挥自己传统窝里斗n的优势,在一个起点较低、竞争不激烈、有可以发展的施工领域中发展,是在核电行业立足和成长的必然,违反这一定律,很难在核电建设界茁壮为大树。
在我看来,眼高手低也是某些年轻人的症态。也许我们看惯了某某领导如何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工人(或技校生)几年之内蜕变成一个着名领导;也许我们被这些领导的成长晃迷了双眼,许多年轻人已不愿意或没有意识再从基础作起,一点点发展;某些年轻人甚至给自己定位脱离了自身的实际,结果在二三常年发展却最终没成气候。在我看来,不论是前辈大师,还是同辈有为的领导,如TMD NND现在的名气和声誉都是长期努力和有头脑的积累,而非有幸获得了某一荣誉靠运气成就自己的事业,他们的努力和点滴积累,我们没有看到而已。
由于身处的环境和发展道路不同,在自己身无所长的前提条件下,不论做什么专业领域,只要肯花若干年研究再钻研,都可以努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不论是三十平方米,还是三百平方米,在核电界都足够,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对人生之路的追求。核电领域正是这样的一个领域—至少目前是这样!
再者,核电建设市场有层级之分,我们的目标不是统吃,是高端市场。似整个服务市场的“二八定律”,核电市场也存在“二八定律”。以核电建设为例,也分低端市场、中端市场和高端市场。以上三分之法不仅仅是以收费额为标准,而且还是项目涉及的层面、业主的主体身份、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等等标准为划分界线。如果以收费价格区分,以国内为例,目前月收入一万左右的业主不能算中端客户;月收入两万元以上的业主也不能算高端客户;如果以涉及法律关系的角度来讲,涉及多处房产、公司、企业、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不能算是低端市场;如果以社会影响来说中国核电建设不能不算是高端市场了。
我们目前做的怎么样呢?我们目前应该说是在发展,但基本定位在中端偏高的市场层面之间。我们做得目前不是最好,也不是较好;做中国最好的核电工程公司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一句付之行动的口号。这一点,我们还是要非常清醒的。如果我们已是高端,如果我们做得很好,我们就会也经常出入两会、政府,而不是整天仅仅奔波于基层项目之间了;如果我们做得已经很好,我们早就会被慕名请去干国外的核电项目了,我们早就将私人法律顾问发展起来了!
我们做得不好或不够好,说明我们有潜力,有发展的潜力;说明我们还有很多很多工作要做,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说明我们的核电团队以后还是要走上坡路的,一定!最后,关于做大做强的依靠,是团队英雄主义,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一个团队,一个项目部,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国家,不能且靠一个人的英明,而且是要靠诸多核心成员的共同优秀。我想,一个团队发展成一个优秀的团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起初,是要靠一个核心灵魂人物,比如,一个足球队法国靠齐达内,意大利靠拖蒂。但如果一个球队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恐怕反而不成事,如巴西靠罗纳尔多,老罗一老,会影响整个团队。因此,成功公司团队的发展,是靠团队所有成员而非某一名成员的发展而发展的。当然,这中间是有个过程的,起初的发展要树立品牌,突出优势,中间的发展要择选人员,扶植发展,形成品牌之后,再强势联合发展。成员关系利益的处理,本着共同发展,共有获利的原则,本着有容乃大的原则,是可以发展的。正如我所说,我一个人拥有一杯水,不如二个人拥有一盆水,不如一个团队拥有一湖水,就是这个道理。
本人姓周,名围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生漂泊,有诺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