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以下是引用洋拐棍在2006-12-19 20:48:10的发言:[BR]
其实很简单,决定在某个地方修不修核电站,不应该只是上级政府来决定。我国向来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说法,也就是说“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如楼主所言,如今当官的考虑得更多的是“政绩”、“仕途”,而非当地百姓、子孙后代的幸福和延续(不少当官的并不是本地人,或者升迁后也会离开家乡)。所以,只有在中国,类似“三峡移民”、“大型核电”等才可以所谓“如火如荼”地开展(尽管官方也会做长时间的前期可行性研究)。简单的比较,据我所知,比如在法国(已经有n多核电站)兴建一个核电站,除了官方、安全局等的可行性研究以外,更重要的是选址地民众的辩论、投票(一般要花至少2年时间),政府想要成功说服当地民众,必须展开实质的深入的核电安全、危害、潜在隐患等宣传、介绍、普及。。。然后让人民自己来决定(安全与否、经济利益、就业岗位是否值得),自己对自己负责。
我不知道三门、阳江、海阳、宁德、大连、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地方政府积极争取成为核电厂选址,希望成为“核电大省”、“核电之城”之前,是否真正地听取过民意,认真地宣传过相关知识,是否为当地长久的发展做过规划,还是仅仅是某届政府的“政绩”。。。。第三代核电站寿命60年,足以让当地人民幸福一辈子,或者是后悔一辈子。。。。当然,目前,只能寄希望于政府的决策、专家的评估、安全局的审核,不要在“豪门宴”中进行,千万马虎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