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认为,发展核电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座百万千瓦级的燃煤电厂,每年产生硫氧化物 4.4万吨、氮氧化物 2.2万吨、二氧化碳 600万吨,还有 30余吨灰尘。 2003年,我国燃煤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达 810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 34%。而核电不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温室气体。 2003年,全世界核发电量相应减少了近 20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
其次,发展核电是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核电是高技术密集的产业,核电发展涉及材料、冶金、化工、机械、电子、仪器制造等众多行业。由于核电的特殊性,对这些行业提出了技术水准很高的要求。汪兆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座百万千瓦级双堆 核电站,按比投资 1500美元 /千瓦计算,造价即达 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50亿元。这么大的投资,对装备制造业的带动力是十分巨大的。推进核电建设的自主化、本土化,有利于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提供较大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世界核电发展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截至 2004年 6月,全世界共有 442台核电机组在运行,装机容量达到 3.63亿千瓦。核电占全世界发电总量已经连续 17年稳定在 16%左右。 2003年有 16个国家的核电比例在 25%以上,法国为 77.6%,德国为 28.1%,日本为 25%,英国为 23.7%,美国为 20%,俄罗斯为 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