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沿海乳山 核电项目遭环保者质疑
西安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戴磊 2006年4月5日
“十一五”期间,山东沿海共有3个 核电站正在酝酿中:荣城市的 石岛湾核电站、乳山市的红石顶核电站和海阳市的 海阳核电站。《威海日报》2006年3月1日报道: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3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规模,而威海“三分天下有其一”。不过,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专家却表示:在山东半岛建设三个核电站,规模太大,荣城和海阳项目获批的“可能性很大”。对乳山核电站目前的用词是“争取开工建设”。
乳山核电站耗资800亿元,将于2009年动工。由于它和荣城核电站二者相距仅20公里,距离国家级AAAA级风景区银滩甚至只有6公里。消息披露,引起国内外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应。他们质疑:乳山核电站选址是否科学合理?我国人均占有海岸线仅2.5厘米,国家珍稀海岸20公里内就规划两个大型核电站,是否合乎国情?在“一窝蜂”争取核电项目的地方:眼里,银滩珍稀的人类自然资源究竟摆在什么位置?
来自全国和海外的群众组织了“银滩环保自发会”。他们写信给温总理和国家有关部门,并用大量图片、文字反映“爱银滩、反核电”的主题。新华网论坛《核电站可重复建设,银滩的美丽不可复制》等,短期内即创下上万人次的参与记录。
“银滩环保”者反对乳山核电站的意见有6条之多:
(1)银滩处在联合国授予“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属于全球“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是我们祖国的宝贵资源。银滩依山傍海,风光旖旎,其绵延20多公里长的沙滩细腻松软,洁白如银,国内外少有。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2.3℃,冬暖夏凉,是典型的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适合人类居住。银滩又是杰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值得中华民族骄傲。这里有天然海水浴场,万亩沿海防护林带,还有水面4平方公里、蓄水量3000万立方米的潮汐湖,以及珍珠湾、白浪湾、月亮湾、宫家岛、三观亭、仙人桥等自然景观。它们没有遭受工业污染,至今保持着最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如果在银滩建设核电站,数十年之后,国家AAAA级珍稀海岸——银滩将成为深藏核废料的荒芜之地,银滩将以中国人对环境不负责任的“反面典型”载入史册。
(2)银滩开发区建设于1992年,已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十多亿元,引进各种投资数百亿元。“十一五”期间将以每年数百亿的速度递增。来自省内的68家着名企业抢滩银滩建设,大庆油田、长庆油田、太原石化、齐鲁石化等“巨头”纷纷落户,科技园中来自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等投资项目如火如荼。银滩已经建设成为具有来自全国投资置业和旅游暂住的60万人口、2000多栋现代化建筑、一大批具有国际标准的酒店游艇码头高尔夫球场的新兴国际旅游城市。其国际旅游经济前景不可限量。应该说,在6公里内,发展国际旅游经济和发展核电是不同的经济建设定位思路。核电站的报废期只有几十年,不能与银滩“可持续发展”的百年、万年大计相比。损害银滩的国际旅游发展前景,在经济上最终也是得不偿失。
(3)乳山几乎每年都有地震发生。就在乳山核电站项目协议签定不到一年,即2005年,就发生了4级以上大地震。据山东省地震局测定:2005年1月18日12时零9分,乳山市乳山口镇发生4.3级地震,随后发生多次余震。地震导致威海普遍有震感,烟台局部地区有震感,青岛高层建筑有轻度震动。地震容易引发核泄漏,其结果将不堪设想。
(4)在距离人口密集地银滩6公里的地方规划核电站,属于和60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事。银滩的建设者、投资者和热爱者中,有来自全国许多城市的创业者,有在石化战线奋斗了一生的老职工,有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华侨,有大批的有成就的人士。他们支持国家发展核电产业,但觉得乳山核电站选址不妥。他们认为:建设核电站这样的大事缺乏事前听证。
(5)党中央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他们认为,在山东半岛的天然优势资源下,大力发展潮汐、风能的发电,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资源作为辅助 能源,这样既能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增添经济增长点,又能保护环境,充分体现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建议认真重视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地热利用在胶东半岛的优势,阻止一窝蜂的上核电,避免造成重大后患。
(6)新华社曾经援引美国《科学基督教箴言报》:美国境内百座核电站缺乏防范,易遭恐怖袭击。如果敌对势力或恐怖分子发动袭击,核电站将使密集人口蒙受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他们认为:在沿海建设“核电群”,从国防角度讲是很不安全的。建议国家将沿海核电站适度合并,尽量减少数目。
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