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国核电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着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加快核电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
记者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了解到,经过起步和小批量两个阶段的建设,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等三个核电基地。截至 2004年 9月,我国共有 9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装机容量约 700万千瓦。 2003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和核发电总量,分别占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和总发电量的 1.7%和 2.3%。
秦山核电基地党委书记胡海云认为,经过 20多年的发展, 中国核电在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 项目管理、营运管理等方面,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实力,为加快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核工业拥有一支专业配置齐全、知识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核电研究设计队伍 ,形成了设计管理和接口控制程序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掌握了一些国外核电成熟的设计技术;能自主设计建设 30万千瓦和 60万千瓦压水堆 核电站,也具备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组织有关 核电设计院,开展了 国产化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 CNP1000方案的设计工作,目前初步设计已经完成,进入初步设计审查阶段。四环路方案 CNP1500将于 2004年底完成初步设计。
在核电技术研发方面,我国核工业建立了专业齐全的核科研体系,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的核电科研队伍,已建成大型核动力技术试验基地,各种试验台架、科研设施齐全,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基本上可以满足自主设计的需要,为核电技术进步和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核燃料是核电站的“粮食”。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说:“世界上只有美、俄、英、法和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经过 50年的努力,我国已拥有一个从地质勘查,到铀矿采冶、铀纯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生产,一直到乏燃料后处理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并在关键环节上实现了生产能力的跨越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在一些重要环节上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明年 1月 15日将迎来我国核工业创建 50周年。走过了 50年辉煌历程的中国核工业,又迎来了生命年轮中新的一季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