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45|回复: 4

[讨论]核电产业的特性与核电产业体系组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 10: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讨论是对“圈圈外人士关注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几点个人浅见和想法”的回复。原贴请见:attachments/month_1027/12.php



非常感谢对我的文章的支持。

现在看来那篇文章还比较粗糙。因网上网下各位朋友老师的反馈和支持后来又写了二篇,其中第三篇“科学的认识,辩证的分析,坚定的信心,跨跃的发展”我也贴到了这个论坛。我想你一定看过了。自己认为相对而言稍成熟一些。
在中国核电论坛上又与一些朋友就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关于核电工程公司的思考” “是“AE公司”还是“NSSS公司”?”
另外,网上另一位朋友的文章“对我国核电设计技术引进的一点儿思考”及其引发的讨论我觉得也很有意义。

仔细拜读了你的文章,同样受益匪浅,很多方面都由衷地赞同您的观点。以下想就部分相关内容提出一些商榷浅见。

0)关于核电产业的专业性复杂性和特殊性

从世界核电发展看,商业规模核电的发展有近50年的历史。到今天,在世界范围内 全球核电发电量所占的比例约为总发电量的16%。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核电产业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了。因此,从这些意义上说,核电产业在专业性和复杂性上并不比其他许多具有大型项目的产业(例如常规发电中的大型水力和火力发电项目,大型石化项目等等)更加突出。反而,核电产业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大型项目的产业,有着许多的共性。

当然,核电产业相对其它产业有着其特殊性,我认为,最重要的特殊性一是安全之绝对重要性,二是目前核电的经济之相对劣势性(相对常规发电)。
有人可能会提出核电产业与军工之联系的特殊性。我个人不完全同意这种特殊性。核工与与军工的联系,一是核武器,二是军用核动力。但核武器与核电的联系相对是较小的。军用核动力与核电有一定联系,但与军工有联系的产业很多,例如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大型柴油机行业,都与军用动力有联系,不能说我们核电就一定要比他们特殊吧?

现在的中国核电产业,一方面相对国际发达国家之核电产业,我们还远不够成熟。另一方面,相对国内许多其他大型项目产业,我们也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这这两方面都能给我们中国的核电产业提供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必须去学习的成熟经验和成果。因此,我真正地认为,现在的中国核电产业,正好面临着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和时间中。

因此,在考虑核电产业体系的组织这一问题上,首先,我们需要考虑核电产业的特殊性,即安全性与经济性。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同行在核电产业体系组织和技术发展中的成熟经验和成果。
其次,需要考虑核电产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但我个人的意见是,我们并不需要特别地去强调核电相对其它产业的更加的专业性和更加的复杂性,反而,我们需要强调核电产业与其他大型项目产业的共性。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地学习和借鉴其他大型项目产业的产业体系组织之成熟经验和成果,以及自主化和国产化方面的经验。

(1)创新核电产业组织体系

“创新”和“继承”是一对辩证的矛盾。从上面的分析看,我个人认为,中国核电产业体系的组织,更多地是需要“继承”学习。

核电是电力工业中各种电源之一,它目前在全世界占总发电量的16%,到2020年的中国,它占中国总装机容量的4%。显然,电力工业是核电产业的Customer --客户,也就是“上帝”。因此,只有我们核电努力进入电力工业的道理,没有核电寄生于电力工业的道理。 (--关于“寓核工业的发展于电力工业发展之中,实现“核”与“电”的合作双赢和共同发展”)

关于核电产业发展组织结构层次,我认为应当是分为:项目业主(发电公司)、AE工程公司、NSSS公司,设备供货商和建造承包商五个层次。

在这五个层次中,NSSS公司和(NSSS关键)设备供货这两个层次,特别是NSSS设计,包括设备设计,是核电产业之核心能力,是核电产业能够区别于其他大型项目产业而成为独立的产业之根本。
而其他层次,即项目业主(发电公司)、AE工程公司,建造承包商和(一般)设备供货商,则与其他具有大型项目的产业包括常规电力产业有着很多的相同共性。

关于这五个层次,在我本贴开头提到的讨论中已有较多的讨论。这里再针对“项目业主”稍作讨论。
从世界范围看,几乎所有的有核电的国家,都没有专门的核发电公司,核电站与常规电站一样,共同属于发电公司。因此,我认为值得我们考虑,是否一定有必要因为核电站的特殊性(安全性),而把我们的核电站放在专门的核发电公司,从而可能牺牲了发电的经济性(基荷与峰荷之配合等)。

另外,关于除“发电公司“以外的四个层次,我觉得美国人的这篇报告很值得一读:
DOE NP2010 Nuclear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Assessment.pdf (0 Bytes, 下载次数: 0) Oct. 2005
attachments_month_1027_14.pdf (0 Bytes, 下载次数: 0)

(3)加快核电设备制造业国产化
前面提到,NSSS设计和NSSS关键设备供货,是核电产业的核心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这设计和设备制造两者必须密切结合或配合。特别是设备设计,现在是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软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 2:24:23编辑过]


"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是要有自信心!" -- 居里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 18: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船重工7X9研究所正是看准了这个需求,开始从核电设备设计入手,进入核电设备国产化。首先是阀门和阻尼器设计和制造。已经有很多年的核业绩。同时在申请压力容器(包括稳压器) 热交换器 支承件和阀门核资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1 13:34:31编辑过]


http://www.lilycosm.com/fellow/ms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00: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然而大多数学者都呼吁要提高安全生产、大喊安全第一的口号,却很少有致力于研究实施安全管理的途径、方法。能否提供这方面的一些资料?让公众确实相信核电是安全经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6 05: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核电安全贯穿于核电发展的始终,从选址、系统和设备设计、取证、建设到运行及管理监督,核电发展的每一环节都和安全密切相关。它不是一个单一学科,它是一个综合体系,是核电的一部分。如果说核电的特殊性,这可能是它特殊的一面。但也正是在核电的全过程中都对安全给予了充分的考虑,核电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能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7 03: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同意 核电是一个安全的行业.只要我们多投入一点精力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