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圈地如同央企举牌拍地,没有任何风险。
核电站建设资本金只需20%,是所有工程项目中最低的,其余全部由国有银行贷款。
建设期造价高,不过就是还款周期长一点而已-事实上这点风险也没有了,发改委一纸上网电价核准书,就把核电厂解放了。
中国的建设项目很奇怪,
国资银行不给外资项目贷款-因为没有领导批示和国资委协调。
外资银行不给国企项目贷款-因为国企不按经济学规律出牌。
国企建设项目采用的是具有中国特色风险评估模式,国有银行给国企授信从不吝啬。
另一方面,我们屈指可数的核电开发商管理者同能源局不是也经常上上下下转换角色,能源局-发改委不保护共和国长子,难道还会去照顾黄光裕?
引用:作者: ESBWR
真正的风险或许在于,中国决策者允许了潜在的房地产威胁存在,从而就让自己陷入了困境,令金融改革和财政调整等必要的改革显得过于冒险、难以实施。如果是这样,中国或许可以保持其稳固的房地产市场,但付出的代价或许就是要推迟废除银行-国企联合体的进程,银行与国企的密切关系造成资本的浪费,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未来。
"Nuclear is Unclear " -- A confucian in confu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