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4|回复: 0

转贴:风电核电该提速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30 0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电核电该提速了


作者: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宗柏 2004-11-8 16:19


当新的世界石油危机山雨欲来,当全国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停三开四”,当煤价不断攀升,中国能源瓶颈制约又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其中,与老百姓休戚相关的电力规划问题更成为焦点。
       全球风电发展迅猛,中国沿海需要加速发展风电
       到2003年底,全球风电增长率超过20%的已有10个环比年份,最高年份的1999年比上年增长37%。2003年底装机39358.9兆瓦,最高的德国14109兆瓦,占全球风电的35.8%。预计到2010年其海岸风能发电量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15%。最近,德国政府已批准在近海海面兴建大型风力发电场。新动力系统公司此次在布龙斯比特尔地区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其旋翼区直径为126米,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就是准备在2006年建造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的原型。紧随德国之后的为美国、西班牙、丹麦等。中国在前10位中居于第9位,2003年装机566兆瓦,占比1.4%。
       世界风电成本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20美分/千瓦时,下降到如今的4.5美分/千瓦时左右。据欧洲风能协会(EWEA)与绿色和平组织发表的报告,2020年世界电量的12%将由风电贡献,且累计可减排117.68亿吨的二氧化碳,以及增加147万个就业机会。届时发电成本将降至2.11美分/千瓦时。
       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升级,从1980年的50千瓦,1990年的300千瓦,到2000年的750千瓦,预计2010年将达5兆瓦。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等国政府投巨资开发大容量风电机组,如波音公司受命研制2.5兆瓦和3.2兆瓦机组,安装在夏威夷,英国宇航公司、法国MAN公司分别研制3兆瓦机组。
       我国幅员辽阔,陆疆总长达2万多公里,海岸线18000多公里,边缘海中有岛屿5000多个,风能资源包括海上风能资源极为丰富。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估算,10米高度32亿千瓦,其中可开发10亿千瓦以上(陆地2.53亿千瓦,水深2~15米的海上7.5亿千瓦)。50米高度可开发20亿千瓦,年可提供电量4万亿千瓦时。
       目前在浅海发展风电对我国来说具有特殊意义。虽然风电建在浅海里投资要大一些,但同样的风级,海中的利用率比陆地上高出50%,而且不占用耕地。我国浅海地域广阔,加速沿海和浅海的风电发展,对那里的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将成为解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的重要途径。
       与陆地风力发电相比,海上发电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对风的利用更充分,一台海上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即可达2500千瓦,而陆地最大只能达1500千瓦;二是安装简便,一台风车需要300吨~450吨的专用吊机进行吊装,在陆地上需要专门造一条专用施工路,而海上有专门的安装船,不需要专门造路。
       山东省1983年引进3台丹麦Vestas 55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开始了并网风力发电技术的试验和示范。目前,我国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到2010年,拟建成总装机容量400万千瓦的风电场。
       尽管我国新疆、内蒙古和沿海地区的风电发展早已起步,但海上风电的开发只是最近才见端倪。早在1994年12月成立的浙江风力发电发展公司,目前风电总容量32.4兆瓦,包括临海括苍山风电场装机33台,装机容量19.8兆瓦;苍南鹤顶山风电场装机21台,装机容量12.6兆瓦。江苏如东风力发电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风力电场,一期10万千瓦项目有望2005年二季度并网发电,二期15万千瓦项目于今年9月招标,三期60万千瓦风电项目拟建设成海上风电场。广东南澳总投资达2.417亿元的海上2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已经获得批准立项,这是我国首个海上风电场建设项目,将于两年内建成投产。这是十分可喜的起步,海上风电的大规模战略性开发需要尽快规划和加速实施了。
       世界核电发展再现高潮端倪,我国内陆缺能省份应积极发展核电
       自1954年世界首座核电厂奥勃宁斯克核电厂在前苏联诞生以来,核电跨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第一轮高潮,1966~1980年,全球核装机年增26%。1979年美国三哩岛、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引致的核电安全问题之虞,核扩散之虑,核废料之忧,以及核电市场和经济问题,使上世纪90年代到世纪末的世界核电总体下滑,10年核电装机仅增29.6%。新世纪能源危机苗头再现,尤其是国际上对石油资源的激烈争夺,使核电即使在恐怖寒流之中仍然有再临春天之感,似乎酝酿着第二轮发展高潮。如2001年美国政府和核电工业部门开始“核电复兴”,当年5月17日布什颁布积极的核能新政。俄罗斯原子能部副部长尼克马图林说,位于俄罗斯欧洲地区不久将面临电能短缺危机,政府惟一解决方案是修建新的核反应堆,并计划2020前新建40座。
       当然也有反之,西欧、南美一些国家宣称将逐步关闭或暂停发展核电站。这主要是虑及公众对核安全、核扩散、核废料处理的强烈反映。但它似乎无关核电发展再掀高潮的大局。
       1991年建成投产的秦山核电站结束了中国内地无核电的历史。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核电装机11471兆瓦,2003年发电量790亿千瓦时,居世界第8位,在31个核电国排倒数第一。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华祝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核电发展的步伐。在去年核电装机容量占全国装机总量1.7%、发电量占总量2.29%的基础上,未来15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有望增加2900万千瓦,达到电力总装机量的4%。主要是在经济发达、电力负荷集中、远离一次能源的东南沿海地区布点。
       有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3600万千瓦,届时,在全国9亿多千瓦电力装机中,核电比例将维持4%。但是有专家认为,从我国能源资源分布条件和沿海地区的环境承受能力看,即使这3600万千瓦核电全都建在沿海地区,也是难于满足该地区到2020年经济发展所需电力。为解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巨大的能源需求,目前的电力发展战略是,将西部煤炭、水电“西电东送”,并在东部沿海发展核电。2002年沿海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10省、市的发电量为8251亿千瓦时,占全国总量的近一半;用电量8562亿千瓦时,为全国消费量的53%。其中,区外输入电力310亿千瓦时,占消费量3.6%。按年均增长率6%到6.5%计算取中值预测,到2020年这一地区的电力需求量为25500亿千瓦时,需电力装机5.1亿千瓦,占届时全国9.2亿千瓦发电装机容量的55.4%。扣除西电东送可提供的1.1亿千瓦,到2020年沿海地区仍需拥有发电装机容量约4亿千瓦,需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3亿千瓦。
       如此巨大的电力装机,主要靠火电是不可能解决所需的高达近10亿吨燃煤问题,况且燃煤长距离输送也是不经济的,燃煤发电排污造成的环境压力也难以解决;主要靠核电更不现实,相差简直是两个数量级的问题。因此比较可行的战略选择是:发挥沿海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大规模发展风电。这也充分体现了经济合理的能源发展观。
       而内陆诸如湖北这样缺煤、贫油、乏风的省份,电力的出路又在哪里呢?燃煤的运输、经济、环保问题,同样制约着其火电的大力发展。只有积极发展相对安全的核电,才是可行的出路。这一点,似乎比风力资源十分丰富的东南沿海,显得更为无奈和迫切。
 ( 摘自 1148中国经济导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