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5|回复: 5

【512地震一周年】核反应堆抗震抢险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2 13: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 言 的 壮 举

  ——中国核动力院高通量工程试验堆抗震抢险纪实


  2008年5月23日16时,数十家中外媒体的记者聚集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等待着即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开始,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将向中外媒体介绍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灾区的环境安全保障情况。

  众所周知,汶川大地震,震级之高,裂度之大,世所罕见。地震造成山崩地裂,使一些城镇顷刻夷为平地,近十万生灵涂炭,破坏巨大,损失惨重,触目惊心。作为我国西南大省的四川,省内分布着许多工业、科研重要设施。特大地震袭击后,处在震区的核设施安全情况立刻引起国内外格外关注。

  “经过检测和检查,灾区所有核设施都处于安全可控状态!”这是一句简短,但重达千斤,掷地有声的宣告,它迅速传遍了世界各地,也让无数人放下了高悬着的心。他透露出的信息足可以让那些懂行的人啧啧称赞,惊叹不已。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地震突袭之时,正是由于那些视职责如生命,忠于职守,训练有素的科研试验人员,果断处置,才换来了这句凝结着他们胆魄智慧心血和国家人民重托的“安全可控状态”。

  这是一次没有预告的检验,这是一次突然降临的考试,这是一次道德心灵的历练,这是一次生发自平凡、迸发于危难的壮举。

  抢夺0.65秒的生死搏斗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我国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和运行的唯一综合性基地,也是我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在距离汶川地区直线距离约120公里的山区里,坐落着该院反应堆运行研究所。我国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已在这里安全运行了20多年。

  高通量工程试验堆主要承担核电站燃料组件、堆用材料及部件的辐照考验,以及同位素生产等任务,是我国开展核动力技术研究的大型重要试验堆。该试验堆中子通量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是现役最大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综合性试验堆。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榜上有名。1980年建成运行之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主要媒体均予大量报道,其后有多个国家的科研人员曾到此学习交流,在国内外颇有名气,备受关注。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高通量工程试验堆主操控室内,值班人员在聚精会神,有条不紊的工作。值班长易逸监控着整个反应堆的运行情况,高级操纵员邹德光对运行参数进行校对,操纵员袁志敏和助理操纵员李广辉正在整理运行参数,完成数据录入的技管组组长彭军正准备起身。一切都是那么程式如常,波澜不惊。

  突然,伴随着隆隆的地声,主操控室内,墙上的钟表猛烈的摇晃,嘎嘎作响,8号监控屏的指针剧烈抖动,天花板传来扭曲撕裂声,操纵台上的电话瞬时被甩到了地上。厂房外120米高的烟囱大幅度摇摆,汽车像大海中的小船随地面的起伏剧烈颠簸,山上树林象受到台风袭击一样,响声大作,剧烈摇曳,霎时,山石滚落,尘土飞扬,一片恐怖。人们头晕目眩,站立不稳。

  天旋地转之际,彭军立刻反应过来,大喊一声:地震了!

  “快!马上停堆!”身在控制台前的值班长易逸迅速果断按下红色紧急停堆按钮。不容片刻的商量,没有任何的犹豫,他的手掌就像一个重磅的铁锤,准确有力地砸在了按钮上。

  强震在持续,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人性的本能是逃生,而在主控室内的人象视死如归的战士,没有一个人夺门而走,没有一个人惊慌失措。为防止摔倒,所有人都半蹲着紧紧扶住控制台,双眼紧紧盯着仪表上的数据,确认反应堆安全停闭。

  反应堆停闭的首要环节,是使反应堆内悬置的控制棒快速下插入堆芯,终止链式反应,使反应堆停止运行。而停堆时间最短的紧急停堆模式,控制棒下插到底需要0.65秒时间。

  必须抢到这0.65秒!因为一旦强震持续过久,系统完整性极易受到破坏,控制棒无法顺利落入管道,可能导致反应堆燃料元件烧毁,放射性外溢,污染环境。

  必须抢到这0.65秒!因为强震一旦引起操作室倒塌,人员被困或遇难,将无法进行停堆操作,反应堆在持续震动中运行,将有巨大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0.65秒就是安全!0.65秒就是生死! 0.65秒就是一切!

  紧急停堆按钮按下后,操纵员袁志敏广播通告全体人员:“因突发地震,反应堆手动紧急停闭,各岗位人员坚守岗位,反应堆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几分钟后,大地颤动逐渐平息,各项数据显示,反应堆已安全停闭,操控室里所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彼此相望,才发现个个脸色惨白,额头渗出汗珠。

  0.65秒!对于平静生活中的人,是毫无察觉的一霎;对于震中的人,是决定生死的瞬间。而对于强震中的核反应堆,失去这0.65秒带来的后果,将是不亚于一次特大地震的灾难。

  欣慰的是,在这危急的时刻,易逸班组用他们的大智大勇大爱大情为我们抢回了这关键的0.65秒!



                          
"Nuclear is Unclear   " -- A confucian in confus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3: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危难时刻的坚守与忘我

  如果把这次地震突袭中的核应急比做一场攻坚战,那么,易逸班组抢到了关键的0.65秒实施紧急停堆,只能算打破了城门,初战告捷,还不是全面占领,更不是胜利。这时对反应堆安全的威胁还远远没有解除!

  反应堆在运行时相当于一个7万千瓦的电炉,停堆后还有10%的能量,仍相当于一个7千千瓦的电炉在持续不断地加热,导致停堆后堆内有大量余热需要导出。在强震中,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的供水、供电、通风系统虽然并未中断,但震后设备和电力的可靠性都无法保证,出现断电和设备故障等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危险仍未解除,任务依然艰巨,必须巩固成果,誓保核设施安全!

  反应堆的运行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参与的专业和班组众多。在反应堆运行及应用研究所应急组的统一指挥下,水电保障、剂量检测、险情排查,余热导出……大量的工作迅即展开;运行、电气、柴油机等八个运行班组的几十名人员紧锣密鼓,密切观察;操纵人员精心作业,余热在逐步导出;值班人员对反应堆的每一个房间、每一个阀门,每一条管线都进行细致彻底的排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力除安全隐患。

  强震中紧急停堆的高度紧张,及其随后的一系列紧急处置使他们来不及考虑家人,即使想到了也没有时间过问。而他们的家大都在成都,子女都在成都上学,有一半人夫妻双方都在所里工作。主震刚过,成都对学生采取了紧急疏散的措施,家长纷纷将自己的孩子接走,而他们无法到场,孩子有的被老师带走,有的被同学带走。大震中通讯中断,音讯全无,外界情况如何?成都怎么样?家人怎么样?孩子怎么样?他们都无从知道。

  高级操纵员邹德光说:“想跟家里联系一下,至少报个平安,问问儿子,但手边工作实在太多,大家都在忙碌,这事只能往后放。”

  运行室主任李劲松震后迅速召集会议,商讨反应堆运行保障安排,一直无暇与家人联系,但他始终惦记着孩子的安全。深夜十一点多,手机收到一条老师的短信,只一个“好”字。就是这个“好”字,让李劲松激动不已,他知道孩子平安,放下了悬着的心,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应急工作中。

  经过三天紧张忙碌的工作,堆内余热顺利导出,反应堆进入间断冷却状态,应急待命状态结束了。

  他们用责任、用勇气、用汗水确保了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在强震中完好无损。虽然每个人脸上,写满疲惫,但透着欣慰。

  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们爱家人、爱孩子,但当危险来临时,毅然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第一线忙碌着。

  饱经历练出真功

  “危险来临,决定紧急停堆的时候,你在想什么?”这是很多人向按下紧急停堆按键的易逸提出的一个问题。

  易逸值班长每次都会腼腆的一笑:“当时真的什么都没想,就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去操作。”

  这绝对是一句真实坦诚的话!突遇强烈地震,求生是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而对核应急人员来说,本能的反应是直面危险,坚守岗位,首先确保核设施安全。

  “他们把核设施安全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不是他们的生命不重要,而是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来确保核设施的安全,守护着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赵华说。

  他们为什么在危急时刻处变不惊,做出英雄壮举?是一时的冲动,还是偶然所为?反应堆运行室党支部书记曾毅刚告诉我们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由于长期严格的训练和养成,核安全意识已注入他们的血液,浸入他们的骨髓,危险来临时,他们的本能反应就是保证核安全。

  他们是如何练就这一身真功夫的?所领导告诉我们,保障核设施安全,关键是人!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环境、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为不安全操作。人可以发现环境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并使其回归安全状态;同时人也能纠正自身的不安全行为,因此对核设施操作人员的选拔、培训、教育是核安全工作的核心。只有每个人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发现工作中设施、环境出现的安全隐患,才能避免出现人为操作失误,并杜绝核事故的发生。

  “反应堆的每一个运行人员、每一名值班长,无一不是过五关斩六将,层层选拔,多次考核才脱颖而出的。每个人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考验的战士!”所领导这样评价他们的员工。

  一名合格的反应堆工作人员究竟要经过怎样的考验呢?一名大学毕业生到所后,必须用12个月的时间接受培训,期间必须通过辐射防护、回路系统、电气系统、物理热工、仪表控制等九个项目的考试、答辩,合格后方能取得操纵员执照成为一名操纵员。

  高级操纵员将从任职操纵员两年以上,无任何责任事故,工作能力强和具有较强责任感的操纵员中选拔。再经过至少三个月的培训,熟悉相关规章制度,操作方法,应急处理原则后,在监护下操作1-2个月,经过笔试、模拟操作和综合答辩考核,合格后才能取得执照,成为一名高级操纵员。

  值班长是行政职务,是反应堆运行的指挥员。必须从任高级操纵员两年以上,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具有较高分析和处理异常事件能力的高级操纵员中选拔。再经过至少三个月的培训,在监护下操作1-2个月后,经过笔试、模拟操作和综合答辩考试后合格后,才能担任值班长。一般来说,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值班长至少需要5年以上时间。

  每个操作人员,在熟悉自己操作程序的同时,必须熟悉其它程序的操作,个个都必须既是专门家又是“万金油”,懂各个岗位的流程。别人考试是60分及格,而操作员考试必须是80分及格,条件苛刻,有不少在大学时为高材生的人,却很难一次通过操作员的考试。

  “之所以进行如此严格的选拔,是因为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操作员必须过得硬,有真功夫。”反应堆运行及应用研究所赵光副所长说。

  为了保证核设施的安全,中国核动力研究院长期以来坚持安全教育,把“人人成为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作为目标,强化管理,常抓不懈。建立起了由院、所、室三级安防机构组成的核安全管理体系,每年进行安全教育,举行单项应急演习,每两年举行一次综合应急演习。就在这次地震前,院安防处的彭学明处长正策划着一次不事先通报,不指定演习程序的全院规模突发事件演习。然而,这次被彭学明处长称为“没有剧本的演习”却在悄然降临的强震突袭中提前上演了。

  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四川省国防科工办、四川省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环境保护部等部门高度关注灾区核设施的安全,力图通过各种渠道在第一时间获取有关信息。但强震过后,灾区的通讯基站受到严重损坏,与外界的通讯联络瞬时中断,任何现场状态的信息都难以获得,更谈不上下达停堆指令了。人们心急如焚,度分如年。但易逸班组在没有任何指令的情况下,按照应急处理程序,快速反应,当机立断,实施了紧急停堆。

  长期的教育和演练,铸就了核设施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意识和熟练操作技能,方能在这次强震突袭中果断处置,正确应对,化险为夷。

  后 记

  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的科研人员,处在偏远的山区,环境闭塞,条件艰苦。这里没有丰厚的物质条件,没有舒适的生活设施,更没有轻松惬意的工作环境。他们的工作枯燥单调,不会经历血与火的考验,也不会面临惊心动魄的场面,甚至在这次大地震中也没有悲壮的救人行为,但他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长期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在危难时刻,用毫不犹豫的一按,成就了这一无声的壮举。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对易逸班组全体成员评价说,“你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需要你们。在地震发生时,你们能果敢及时地采取措施,维护核设施的安全,而且是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做到的,你们同样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Nuclear is Unclear   " -- A confucian in confus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2 14: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也许很低微,但是却做出了伟岸的事,我为我们的英雄而自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21: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核安全局文件国核安发〔2007〕56号关于批准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试验运行方案的通知.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你院《关于HFETR后续运行方案的申请》(院安发〔2007〕178号)收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我局审查了你院提交的《HFETR运行异常原因分析及后续运行方案》,认为该方案是可以接受的,现予批准。

  你院应按照“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根据批准的运行方案对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实施试验运行,继续查找运行异常的原因,确保运行安全,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一、试验运行过程中,反应堆运行最高功率不得超过70MW。

  二、试验运行过程中,一旦运行参数超过《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运行限值和条件》规定的范围,或出现其它影响安全的情况,试验运行应立即停止。

  三、试验运行期间,你院应向我局提交每个炉段的运行情况报告和下一炉段的燃料管理方案安全分析报告。

  四、在试验运行期间,如果找出异常情况的原因,你院应及时向我局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如试验运行至目前堆内所有低浓元件全部卸出时,也未查出异常原因,则应停止试验运行,并将试验运行总结报告报我局。

  五、在本次运行异常原因尚未查明之前,卸出的低浓燃料元件禁止在其它堆上使用。

二○○七年五月十一日

主题词:环保 核安全 批准 高通量工程试验堆 通知抄送:国防科工委,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国家环保总局四川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苏州核安全中心。




                          
"Nuclear is Unclear   " -- A confucian in confus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21: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核安全局文件国核安发〔2006〕67号关於批准换发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运行许可证的通知中国核能力研究设计院:
  你院《关於HFETR运行许可证换证的申请》(院安发〔2006〕115号)收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研究堆的安全规定及导则的要求,我局审查了你院提交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定期安全审查报告》,认为你院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经过多项核安全整治工作能够满足安全停堆、余热排出和放射性包容三大基本安全功能要求,具备继续运行的条件。我局决定批准换发《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运行许可证(超过设计寿期)》,有效期至2011年4月30日。   你院在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运行许可证条件,确保安全。
  附件: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运行许可证
  
  二○○六年四月十八日  主题词:环保 核安全 许可证 通知
  抄送:国防科工委,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国家环保总局四川核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中心,苏州核安全中心,北京核安全审评中心,机构院核设施安全可靠性中心

  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运行许可证(超过设计寿期)   国核安证字0602号

  项目名称:高通量工程试验堆
  持证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法人代表:赵华
  有效期至:2011年4月30日

  国家核安全局审查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提交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运行许可证换证申请书及其附件,认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作为对高通量工程试验堆承担全面核安全责任的营运单位,所提交的申请文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和核安全法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经系列检查、改造和试验,能够满足安全停堆、余热排出和放射性包容三大基本安全功能要求,具备继续运行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国家核安全局批准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继续运行,并颁发此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作为对高通量工程试验堆承担全面核安全责任的营运单位,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核安全法规和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的运行限值和条件;   
二、继续加强对压力容器焊缝脆化的监督,不断采取措施减缓压力容器性能降低的趋势,同时采取措施继续保持二次包容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完善和及时修订压力容器破裂情况下的事故应急对策;   
三、认真履行在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定期安全审查中所作的全部承诺,确保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安全、可靠运行。
  





                          
"Nuclear is Unclear   " -- A confucian in confusion. 此帖于 2009-05-16 21:17 被 ESBWR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21: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对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进行安全再审查的通知国核安发〔2003〕145号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鉴于你院高通量工程试验堆(49-3堆)已运行较长时间,部分设备已超过设计寿期,为了进一步规范其核安全监管以确保其安全运行,经研究,我局要求你院对49-3堆进行安全再审查工作,并于2004年7月底以前提交49-3堆安全再审查相关文件资料。
相关文件资料包括:  
1.《研究堆安全再审查安全论证报告》;  
2.《研究堆最终安全分析报告》修订版;  
3.《研究堆延期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大纲》。  
请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研究堆安全再审查安全论证报告的基本要求  
研究堆安全再审查安全论证应参照IAEA-TECDOC-INSARR研究堆安全审评导则、IAEA-TECDOC-792研究堆老化管理技术文件、研究堆定期安全审查技术文件等的要求进行,研究堆安全再审查安全论证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研究堆实际状态评价  
研究堆实际状态是否与最终安全分析报告一致。  
最终安全分析报告在考虑到延期运行的状态是否满足现行核安全法规要求  
研究堆定期试验检查的总结报告  
研究堆在役检查的总结报告  
研究堆检修、更新、改造的总结报告  
构筑物、系统和部件在设计、建造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二、研究堆老化影响评估  
必须建立老化管理大纲(可以参照IAEA的研究堆老化管理技术文件IAEA-TECDOC-792)。  
必须对影响反应堆安全和寿期的设备、系统进行老化影响评估,主要针对安全重要物项,如:  
堆容器  
堆芯布置  
一回路冷却系统(包括事故冷却系统、补水系统等)  
厂房及其通风系统  
辐射监测系统  
仪表控制系统  
专设安全设施  
实验装置  
应急电源等  
三、运行安全绩效评价  
营运单位应审查确定研究堆的运行安全绩效以及运行安全绩效的趋势,运行安全绩效的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研究堆运行事件管理的有效性;  
安全有关的运行(包括维修、试验和检查等)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情况;  
运行安全绩效指标分析情况:  
*反应堆处于临界状态下的非计划停堆的频度;  
*为了安全操纵员采取非计划停堆的频度及其成功率;  
*选定安全系统的触发(需求)频度;  
*安全系统故障频度;  
*安全系统不可用率;  
*辐照装置的故障率;  
*每年的集体辐照剂量;  
*故障原因趋势(操纵员失误、研究堆问题、行政管理、控制问题);  
*放射性废物的产生率;  
*所储存核废物的数量;  
*厂区人员辐照剂量;  
*厂外辐照监测数据;  
*放射性排出流数量。  
四、研究堆安全再审查的安全论证  
研究堆总体评价,参照IAEA-TECDOC-INSARR(研究堆安全审评导则)  
研究堆事故分析,包括对严重事故的考虑  
研究堆技术规格书的确定  



                          
"Nuclear is Unclear   " -- A confucian in confusion. 此帖于 2009-05-16 21:16 被 ESBWR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