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坐落在秦山镇螳螂山上,依山傍海,与秦山一核和秦山二核毗邻。山体稳定,地况良好;地形开阔,有利于大气扩散;临海取水,方便快捷。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是我国首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国家“九五”重点工程,是中国和加拿大两国迄今合作的最大的贸易项目。工程采用加拿大成熟的坎杜6重水堆核电技术,建造两台700兆瓦级核电机组,设计寿命40年,设计年容量因子85%,重水堆核电站的主要特点:采用天然铀作核燃料;不停堆进行换料;固有安全性高;用重水作慢化剂和冷却剂;可大量生产同位素。国家批准概算总投资28.8亿美元。工程由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AECL)总承包。
该工程于1996年2月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主商务合同于1996年11月26日正式签署,1997年2月12日,主商务合同及相关融资协议正式生效。1998年6月8日1#核岛主厂房底板浇灌第一罐砼,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02年12月31日,一号机组比中加主合同规定的55个月建设工期提前43天投入商业运行,2003年7月24日,二号机组比中加主合同规定的进度提前了112天投入商业运行,创造了国际33座重水堆建设周期最短的纪录并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创造了同类型核电站10多项施工和调试纪录;工程造价节省25亿元人民币,增加效益15亿元人民币。
工程建设业绩及积累的宝贵经验,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2003年10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在秦山三期建设经验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成绩可喜,经验可贵。望再接再厉,创造新成绩”。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等中央领导也先后在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罗干在报告上圈阅,对秦山三期的建设经验给予充分肯定。2003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和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总理出席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全面建成庆祝大会,并为工程全面建成纪念碑揭碑。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提前全面建成投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秦山三期两台机组正在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两台机组年发电近100亿千瓦时,有效地缓解了华东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并将推动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公司注重培育以安全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弘扬“严细、求实、敬业、奉献”的企业精神,倡导“融合、坦诚、开放”的工作氛围,强调以人为本,“成就激励”,加强员工的行为文化建设,塑造“阳光心态”,强化文化力和执行力,形成了“安全无借口,赢在执行,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具有核电企业特色的“三核文化”,为电站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培育高素质员工队伍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12月30日,公司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创新奖。2004年4月28日,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4年11月4日公司荣获“中国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成就奖”荣誉称号,电站运行管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业绩,公司力争2009年两台机组的WANO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05年是公司规范管理、持续改进的一年,这一年公司迎来OSART评审、国家竣工验收等重大任务,发电目标是98.12亿千瓦时,总体工作要求是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围绕电站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致力于规范化管理,致力于员工素质的全面提升,不断提高公司管理绩效和机组的运行业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