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内核新闻
国际核新闻
政策
人物
知识科普
展览会议
核技术
核设备
核工程
考试招聘
国家电投社区
中广核社区
中国核电集团

我也来谈谈三门核电站

[复制链接]
查看: 857|回复: 9
发表于 2005-9-8 23: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也来谈谈核电站
科学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也可能会伴随来无穷的灾难。就像百年前有机磷农药出现时,大量应用于农业杀虫,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食品的满足,使人类彻底摆脱了饥饿的状态,但又有谁能想到仅过七十年人们开始谈有机磷农药色变,可怜的是我们中国人是在过了九十年后才知有机磷的危害。三门要造核电,而且远程规划是6*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据说更远的规划把扩塘山的场址也考虑进去了。核电到底有没有危险,危险在那里?
    一|、核电常规事故 事例:美国的三里岛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还有近期冒出来的英国和日本的核电站等小事故,这些网上均可下载看我就不多说。
二、非常规事故。核电事故除常规事故外,还有非常规事故,即战争与恐怖活动引发的核事故。三门核电面向东海,正南正是台湾。笔者曾是军人,深知台湾永远是中国的痛。若干年后假如台海开战,台湾仍为玉碎不为瓦全,发飞弹过来,请问核电站的安全壳能否安全。游锡堃就曾说过大陆拿七百枚飞弹对准台湾,如果大陆用飞弹攻击台湾,台湾也可以轰炸三峡。三峡太远,三门倒近在咫尺。核电厂址的对面即为蛇蟠岛,现为旅游点,导游必讲的一点即是对面就是三门核电站,这样的地标台湾军方我想不会不知道的吧?同样是核电站,炸三门核电站比秦山、大亚湾、岭澳政治、军事选择上更是优先考虑。目标方便,台胞少。即使不开战,有朝一日真能统一,谁能保证2100万里的台湾人中出几个铁杆台独走上恐怖道路。英国的北爱、俄罗斯的车臣、西班牙的安塞、印尼的亚齐,就是咱中国,东突的爆炸少吗?汽车炸弹那都是老掉牙了,现在要干就是干大事业,炸双塔炸核电,去年11月份纽约停电,可把老美吓得直加强核电站的安全。记否?
三|、核电对人类的危害我们还未完全掌握。
人类打开原子的大门才不过110年,但人类进化的历史何至千万年。自然常识告诉我们人一生下来就能头顶着一个大气的压力,这并非神奇而是进化的结果。人能接受宇宙射线、地表等天然本底的辐射,但不能接受突然间额外的另加。有一则笑话:说有一次海峡两岸在杭州开一次有关农业方面的学术会议,中午吃完饭后,所有的台湾同胞全部放倒,大陆的一个都没事,台湾人说我们都是搞农业的又不是政治家,干吗这样呢,一查原来是菜的问题,大陆人长期吃毒性超标的菜已习已为常并产生了抗体,台湾人没有过,那就对不住了。说了这么多,只想说,人是适应环境的,环境不能突然间变化大太。其实核电站尽管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但毕竟技术还未完全成熟,危害还未能完全掌控,而且危害的机理也未完全摸清。所以在78年三里岛核事故和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世界核电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本人网上下载过2004年6月14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核能机构(NEA)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03年OECD成员国的核电发电量较前年(2002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和日本核电站大修期间检查和维护时间的延长是核电发电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核电站依旧为OECD成员国提供了大约23%的电力供应。《核能数据》还显示:在2003年初,OECD成员国共有359座核电站在运行,比2002年减少了3座(一个常识,一座核电站的设计寿命一般为30年),6个机组在建,已明确承诺建设的新机组超过20个,其中除一个机组外,其他全部机组建在太平洋地区,其中中国又占大头。在今年的5年中,将有包括英国的16个机组在内的20个机组要陆续退役。另外由于德国政府采取逐步淡出核电领域的政策,德国的核电站也将在未来30中陆续退役。一海之隔的台湾对建核电站斗争是相当激烈,民进党刚上台时也是倾向于停建,所以闹了个核四风波,引得行政院长唐飞请辞。台湾的二座核电站从上个世纪97年开始施工,到现在还没建好,阻力和原因就在于民众的反对。
四|、采用的技术是否过硬安全。三门核电站是中国试验第三代核电机组的试验场。高温气冷试验堆(这个名称要感谢欧阳予院士的的讲座)目前只有在实验室里完成,世界上还未有一个第三代的核电机组在运行,中国因为要到2020年实践4000万千瓦的核电发电量,想采用高效的核电技术,于是要在三门的两座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里采用。目前已向世界招标,因中国的核电发展目标太宏大,对各国吸引力太大,美国还为此专门由国会通过了出口核电技术的技术管制解除法令。但是这样一个并非成熟的核电技术是否安全、高效,还只能是实验室里说了算,真希望天佑三门。
五|、我想说笔者认为学术论坛绝不应是请几名专家院士讲几次课,而应是请持相反意见的专家学者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由观听众自己去判断。昨晚的科普报告请来了一大堆的院士,讲了一大堆的核电基础知识,我们不是核电的员工,我们不必知道核电是怎么来的,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核电站造在我们这里,我们能安全吗?我仔细看了院士台州三门行院士简介,遗憾的是两位核电安全领域的专家阮可强院士与潘自强院士无一开讲。他们一行是来推介核电项目的,还是来给大家消除核电安全疑虑的?作为学术论坛与争鸣,如果能同时请来许信良也许更好。在此我不妨给大家介绍一个组织和一个人。该组织就是绿色和平组织,名气很大,世界各国都有该组织的存在,其实力不亚于欧洲的一个中等国家,它还在德国与施罗德领导的政党联合执政,其代表人物是外长费舍尔。该组织反核立场相当坚决,前年曾堵火车不让法国的核废料运回德国,名噪一时。一个人就是大陆人很熟悉的台湾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为反核四主动脱离民进党的主流派别,不遗余力反核四。中国这方面可能就差点,因为目前中国的社会是一个缺乏异议人士存在的环境,笔者本人就是一个边缘人。涉及到千家万户的重大工程除争议很大的三峡外,从未有反对意见存在的良好环境。而且咱们中国向来不重视安全,像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中的218名学生,黑龙江宁安的88名学生遇难,这些如果放在文明的国度里都是惊天的大事。就是核安全,也一样,到秦山看一下就知道,一期、二期是完全中国人的,也就完全露天的,而三期是加拿大技术的,人家那才重视安全,核岛是放在山洞里的,这山洞是人为往下打打出来的,这才是以人为本。手头有88年的浙江省地图,在1:350,000的三门县地图上我量了下大路湾到三门县城的距离是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0 21: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0 21: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核电没有那么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0 21: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1 05: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悲观主义者啊

核电哪里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啊

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事情的,多少人在核电就平平安安的过了一辈子啊

你看见几个有问题的[e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08: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越不懂得越害怕,没文化更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09: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地人有忧虑是有道理的,否则核电为什么不建在用电负荷大户城市天津,上海的海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10: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核电鼓吹者之一,厦门大学教授林伯强认为核电有“核电好,但是不要建在家门口”的特点,发现自己居住的城市厦门附近也规划有核电站,顿时忐忑不安中国核电战略还须“谨慎发展”08.12.0121世纪经济报道
林伯强
  近日,总投资800亿元、设计装机容量600万千瓦的福建宁德核电站,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工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约267.6亿元,预计年发电量超过140亿千瓦时。经估算,政府计划发展核电,在2020年前投入至少4000亿元。福建宁德核电站是国家批准的第九个核电项目。一系列核电项目的报批进入冲刺阶段,随着国家刺激经济政策,还有一些核电项目马上会得到批准。可以说,中国的核电投资正在形成高潮,发展将进一步提速。
  本世纪的中国能源安全应该是政府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涉及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石油储备只是狭义的能源安全,广义的能源安全概念应当是以合理价格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能源供给稳定性,以及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不构成威胁的能源使用安全性。概念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节能减排的需要,要求能源安全框架应当能从总体上反映能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能源安全,以及管理决策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保证能源安全,需要优化能源结构和环境保护。核电发展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有着重大意义。核电可以优化能源结构,避免将来煤炭过多依靠国际市场;核电发展可以部分解决中国的能源运输问题;而且,核电发展还是电力行业减排的一个主要环节。
  自从1954年人类首次开始利用核能发电到现在,全球核电无论在装机与效率,还是在技术与安全性,甚至在民众对核电的认识与态度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2007年,全球核电总装机为3.75亿千瓦,约占全球电力总装机的9.6%。全球目前共有439个核电机组在31个国家或地区运行。全球核电发电总量增长迅速,从1965年的257亿千瓦时上升到2007年的27489亿千瓦时,42年增长了107倍。2007欧洲占全球44.3%的核电发电量,北美洲为34.7%,亚太地区为19.9%。按国家来划分,美国、法国与日本三个国家的核电发电量占全球核电发电量的一半以上,达到57%。
  在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出于对核电事故、放射性废料以及核扩散的担心,全球反核运动达到高潮,核电事业发展受到巨大影响。但反核运动却同时促进了某些发达国家(如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
  自1991年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并网发电以来,中国有6座核电站共11台机组先后投入商业运行,8台机组在建。截至2007年底,中国核电装机运行容量已达906.8万千瓦,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3%。核电总发电量628.6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9%。从中国现阶段的核电分布情况看,目前运行的11台机组,分别位于江苏、浙江、广东三个东南沿海发达省份。从效率与安全性上看,中国核电机组的能力因子、非计划自动停堆次数与运行事件数量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的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情况良好。
  中国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已明确将核电发展战略由“适度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规划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的目标。相对比美国、日本和法国的核电高速发展时期,中国核电发展的规划规模和时间都将略超。从1980到1990年,美国发展了4782千瓦核电,日本1381千瓦,法国3810千瓦。相比之下,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达到6000万千瓦的目标具有可行性,还有12年的时间去发展5093千瓦核电。中国的“后发展”还应该有技术成熟程度和工程建设进度上的优势。而且,由于核电的“核电好,但是不要建在家门口”的特点,中国的政治体制使得中国更有速度上的优势。
  但是,作为国家的核电战略,不能仅有“积极发展”,还必须加上“谨慎发展”。
  首先,谨慎的意义来自于投资速度。核电建设目前由比较专业的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以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主导投资建设,其它大发电集团也都正在积极参与。虽然对于民营资本、外资都没有限制,但是,民营和外资短期内不可能进入核电开发项目。地方政府出于种种原因,按媒体的说法,为争夺核电项目而拼得“头破血流”。出于刺激经济,缓解能源压力,节能减排等等,地方争上项目可以理解。但是,与先前的火电一样,各地争夺核电项目也有“圈地”之嫌,因为核电开发能够给当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对于国企来说,市场份额常常比效率可能更重要,就不会客气了。有这么多一心一意想“做大”的电力国企和热情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必须控制核电投资。但是,能否有效控制,取决于是否缺电、缺煤和节能减排压力,以及其它宏观因素。中国惊人的火电发展就是一个例子。中国电力发展的历史经验说明,只要中央政府有“积极发展”的态度,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一定会大大超过6000万千瓦的目标;即使中央政府"谨慎发展",核电也会超过这一目标。如果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大大压缩了中国的电力需求,我猜到2020年核电装机一定会超过1亿。
  其次,谨慎的意义在于核电燃料的供应问题。这可能成为限制中国核电装机容量继续增长的主要因素。按《规划》的核电装机6000万千瓦,2020年对天然铀的需求将达到11250公吨。除非技术上突破,累计从2008年到2020年,按《规划》发展核电可能需要消费天然铀76518公吨。除非重大发现,中国自身天然铀储量有限,仅有68000公吨,加上原料库存和资源二次循环利用,自身的资源勉强能够满足《规划》的目标。而铀矿的贸易严格受IAEA的监控,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进口铀矿需要涉及政治、军事等更加复杂的国际关系。因此,中国核电发展必须考虑资源的瓶颈,首先保证充足通畅的燃料,才能考虑进一步的扩大装机。核电原料价格因素必须考虑。物以稀为贵,如果全球各国都积极发展核电,如果对燃料需求速度增长过快,必然影响国际价格。
  据估计,2007年全球已知天然铀经济可采储量为546.9万吨,这一数量仅可供全世界现有规模核电站(即3.75亿千瓦装机)使用约一百年。这是一个静态数据,如果全球核电模核增加一倍,就只够使用50年。全球铀资源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每年产量约为40000公吨,仅能够满足全球核电机组发电需求量的三分之二。全球核燃料的供需存在结构失衡,主要的消费国除俄罗斯以外,如美国、日本、法国、韩国与德国等,并不是主要原料生产国。这一种状况可能会引起原料供应的不稳定与价格的波动。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中国和印度,目前的需求还很低,而且两国的铀储备都很小。如果这两个国家启动加快发展核电计划,对世界核原料的供需格局必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从2004年,国际铀价开始上涨,在2007年5月一度冲破125美元,3年时间上涨了约12倍。尽管近期国际铀价已经回落到每磅60美元左右,但随着未来国际潜在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全球主要铀矿生产商一定会垄断市场,价格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如果中国的核电发展不可避免,那么,现在也应该是考虑核资源的瓶颈的一个好时机。
  再次,谨慎的意义与环境保护相关。核废料的处置问题,也是影响核电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按《规划》发展到2020年,核电发电量达到全球13%,也意味着年产生核废料的比例也将达到13%。累积从2008到2020年的13年间,产生中低放废料47600立方米,高放废料将达12900吨。中国目前只有两个中低放废料处置场,高放废料处置实验室要到2020年才建成,而建设高放废料的最终处置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在核电发展进程中,中国需要考虑核废料的处理问题,保证核电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
  第四,谨慎的意义涉及核电安全。核电的安全问题,只要一个出问题,整个核电发展将受阻,是一个最典型的个体影响全局的行业。选址问题是核电站建设可行性的关键。一项完整的核电站选址评估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电力需求、人口密度、水文地质等问题,至少要历经数年时间。核电站建设还需要完善核电事故处理的规范与法律。另外,核电站的选址工作需要科学、民主、透明的决策机制,不能让中国政治体制建设速度上的优势成为安全问题。此外,核电人才的短缺也可能是核电发展速度的约束。
  中国显然迫切需要发展核电,但核电站的发展和速度需要谨慎。未来中国核电发展将面临很多障碍,如燃料供应、废料处理、选址安全等等。而这些表明了核电的发展不仅仅是能源和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到社会与政治层面,因此发展的速度不能过急,应该考虑到各层面关系的平衡,这就是又好又快的理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11: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需求全责备!
林伯强还是很有思想的,也有很多先见之明呢!一个亿他先看到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15: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8-2025 核电论坛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292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