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内核新闻
国际核新闻
政策
人物
知识科普
展览会议
核技术
核设备
核工程
考试招聘
国家电投社区
中广核社区
中国核电集团

[原创]做电建人,回家的感觉真好!

[复制链接]
查看: 717|回复: 1
发表于 2006-2-24 06: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电建人,回家的感觉真好!





做电建人长期在外奔波,一个月甚至几个月都在忙碌,毕竟工作和生计同样重要。想想应该回家看看了,与其说回去看看爱人孩子和父母,不如说把疲惫的身心在那里释放。


阳光穿透窗帘把温暖抹在我的脸上,我伸着懒腰,抓起电话想先让父母有点准备。那头一如既往传来母亲的声音:“是冬子吗?回来吃吧,艳华和昊一起来呀!”“妈!给我做什么?”“我想包韭菜鸡蛋饺子,要不捏混沌?”母亲知道我爱吃饺子,那一碟油煎饺子让我吃了足能一个星期不沾米饭,所以我每每回家,她就包饺子,哪怕他们天天吃。“要不就做米饭吧,菜,就吃你爸做的紫茄夹肉。(我也纳闷,过季的紫茄有些发焉,一经父亲那粗糙的老手,竟也别具一番风味……)


在田湾待一个多月回来,没为母亲买点什么。虽然父亲从“局座”的位置上退下来,每月仍能领到上千元,但对于从苦日子里过来的他们,是不轻易为自己花消的。只是母亲由于外祖父去世,服侍中风的外祖母的缘故,生活的重压让她确少睡眠也没有了规律,虽说不好,可外祖母偏偏就跟“做贼”似的,白天睡大觉,晚上特精神,通宵自己跟自己“拉家常”还好,有时发病时还扯着大锣似的喉咙能骂母亲一夜。母亲与之相伴半辈子了,自然能忍的,谁又愿强逼她不理呢?我晓得,母亲从来是不还口的,她知道自己的三个孩子都是老人拉扯到六岁才离开。偶尔因受不了无缘无故的挨骂也顶两句,仅此而以。母亲和父亲是从不会为自己买补品之类东西的,也不抽烟,只有父亲好喝一点酒。有次我为了表示孝顺,带了两盒阿胶——涨价后也就六十元出头,不敢带“脑黄金”“椰岛鹿归酒”之类,因为有几次弟弟为他们买了“深海鱼油”,他们都舍不得,放着等有机会送礼用。就这,对他们也会成了奢侈品!常听母亲讲,我们姐弟三个都有固定的工作,也都有了子女,他们非常知足,普通茶饭就过去了。


回到家,饭已做好。对于回家做饭,我从来伸不上手。切菜吧,母亲会说:“让你爸吧。”换煤球,又会说:“我来吧,你不知弄哪的。”(其实她怕弄脏我衣服)就是往烧开的水壶里添水,也是她的,说不知放多少。总而言之,我总觉得自己仍是她心里舍不得的“二小子”。她总解释:“你一年到头在外搞电厂,一月就这么回来几天,多歇会儿!”有次我急了:“什哩也不干,那我家的饭谁做?”要知,在我自己的家里,老婆“训练”得我成了标准的家庭主男,即使我个把月才回趟家。有时和同事唠起来,同事也感慨:唉!在老爸老妈面前才是受宠的,你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一来而去,我回家就是跟自己儿子一样,吃着零食陪爸妈说话。


“吃了饭,拿点草鸡蛋走,别买了,你姐不要,你三弟回来再给他。”母亲养了几只乌骨鸡,虽然城里不让;院前因拆迁留下的空地上也种满了当季的蔬菜。他们似乎很少吃鸡蛋,总是攒多了给我们分。每次回家,感觉自己象“扫荡”似的,但那是父母爱怜和固执地“扫”给我们。


我曾问过母亲,“为什么在外一打电话,我不说话,你们就能知道是我?”她说:“就觉得是,自己养的孩子,觉得呗。”我和母亲都笑了。从母亲的笑中,我读到了一丝欣慰。


我常常想:儿女好比是风筝,无论走多远,情感的丝线永远掌握在父母的手中。


是的,不管我“流动”在哪儿,我会始终记着父母的那份亲情!


做电建人,回家的感觉真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4 20:32:2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4 22: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脑壳有包所?
看一下还要金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8-2025 核电论坛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292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