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65|回复: 3

[转帖]追风的人——记福建宁德大唐核电气象环评观测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8 21: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颜家蔚 李岩招 林芬    2006.01.17













  神奇的太姥山,曾流传着多少美丽的传说,今天在她的脚下,一个巨型的核电站将拔地而起。
  历史翻到2005年12月8日的这一天,一个寒冬的季节。一支由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和宁德市气象
局组建的福建省宁德大唐核电气象外场环评项目观测队伍,他们带着城市的温馨和对自然探索不止的心
怀,一路风尘仆仆,驱车来到福鼎市秦屿镇进行首期气象外场环评项目观测。当汽车不知绕了多少个弯,
翻过多少座山后,把他们安全地停放在一个荒芜的山野上时,谁也不会明白这里的日日夜夜将如何伴随
他们……
  翻过牛栏冈,白云、蓝天是如此宽阔,海水变成一层一层的,荡漾着一道又一道碧光,海风吹拂着
山头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远望就是海天相连,树立在前方的俞山岛就像一颗星星点缀的夜空,使人
相信诸仙每年一会这“海上仙都”的传说。
  越过高高的可门冈,他们就驻扎在一个四周长满荒草的茶叶加工厂里,房间是临时搭盖的,漏风又
漏雨。傍晚,透过山冈,夕阳西沉,红霞漫天,海水在霞光映照下,闪闪烁烁,原来还是阳光绚丽的天
空,仿佛翻脸似的从东面刮来七至八级大风,气温骤降,据当地茶场主说这里的气候就是这样。
  为了弄清这莫测的风云变幻,他们分为A、B低空探测组和放小球组,A组设在场址山头,B组设在另
一座山头。他们同时对在空中随风飘升的平衡气球进行跟踪对比观测记录,一直到球飞进云层或自然消
失为止,有时一个球要死盯半个多小时。
  一次探测下来,往往眼花头晕,腰酸背痛,手脚发麻。如果遇上下雨或下雪天就更惨了。
  若不是亲自经历,谁也不会相信这可门冈的风——山坡上的树木、茶枝没有了叶子,只有那顽强的
小草能在这寒冬的凛冽强风中挣扎,在夜间“呼!呼!”直叫的寒风像子弹在穿梭,帐篷被风撕裂了。
一天夜里,老李紧扣的帽子一不小心被风吹飞了,几次差点连人和仪器一起被风拖走。几天来,他们发
现一个个黑了,瘦了,手上出现了冻疮的粗纹。刚从校门出来不久的年轻大学生小潘、小马、小吴、小
余经历了这场空前的风吹雨淋,脸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
  是历史的风霜营造了奇彩的太姥山岩,可以想象那山、那海所形成的海陆风是如此让人不可理喻,
探测球在它眼里不屑一顾。原来缓缓上升的气球突然在空中翻滚不定,忽上忽下,傲然旋转,简直是脱
缰的野马,给放球组的放飞造成相当不便,然而远在另一方的A、B组却要死死的跟踪球的行迹,左右手
不停地旋转经纬仪,每隔15秒读取2个4位数的读数,那紧张的程度不亚于上战场,但他们有精湛的业务
技术,敏捷的目光,灵活的手脚,高度的注意力。他们赢了,他们凭着满腔热血、一种对工作高度负责
的敬业精神,战胜了艰难险阻,获得了一组组精确的数据。
  山头的日子是孤单的,也是难熬的,那里没有亲人、没有馆子、没有公园、没有卡拉OK……什么都
没有,可他们有一颗事业心,因此有欢歌,有笑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参加此次观测任务的31位干部职工,经过20天的餐风宿露,不懈努力,克服
了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首期气象环评任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8 13:11:4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8 01: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晕,福鼎的气候不错的,(如果遇如果遇上下雨或下雪天就更惨),那里会碰到下雪天???备湾山不高,到处是茶园,行走难度几乎为0,又有道路直接到秦屿镇不到7公里,最近的馆子就在备湾山脚下的牛郎岗度假区,离气象站观测站才2公里,(山头的日子是孤单的,也是难熬的,那里没有亲人、没有馆子、没有公园、没有卡拉OK),你们是出来干活的,还是旅游的!挺好的条件说成西北沙漠了,说得苦一点可以评先进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1 17: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这是工作者刻苦的工作!为核电事业的默默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5 23: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2楼说得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