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付未来庞大的电力需求,并减少对煤炭、石油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中国计划在接下来16年里投资4000亿人民币(800亿新元),将核发电规模扩大6倍,由目前的670万千瓦增加到4000万千瓦。
核电目前贡献了中国2.3%的总发电量,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昨天在记者会上说,预计到了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6%。
目前核电在全球发电量中所占的比例是16.1%,有17个国家的核电发电比例超过25%。在立陶宛、法国、斯洛伐克、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核电更占到发电总量的一半以上。
虽然中国早在1964年就成功试爆原子弹,但将核技术用于非军事用途,还是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1985年,中国政府在上海以南的秦山开始建设第一个核电站,并于1991年底投入运作。
目前除了浙江秦山外,广东大亚湾也建有核电站。在建的核电站则有五座,即江苏田湾、浙江三门、广东岭澳、广东阳江、秦山二期,全部座落在沿海地区。当局也已规划福建惠安、山东海阳作为未来兴建核电厂的地点。
康日新说,中国的能源基本分布在北方,经济发达地区却在东面和南面,全靠西北的资源来支持沿海地区的用电需要,将给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另外,核电属于清洁能源,不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这些都是为什么中国选择核能发展的原因。
70%发电靠煤炭
中国目前超过70%的发电依赖煤炭,目前每年消耗14亿吨标准煤。预计到了2020年,中国将需要30亿吨标准煤来满足能源需求。
大量的燃煤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全球第一。在中国10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4个来自煤炭大省山西,即临汾、阳泉、大同、长治。
即使中国政府和社会愿意接受重度污染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中国国内也没有足够的煤炭和石油来支持每年接近双位数经济增长所制造的庞大能源需求。目前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预计到了2020年,它所消耗的石油超过一半将来自进口。
对有限石油资源的竞争已导致中国和日本最近几年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油管问题上公开较劲。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国的能源对外依赖度不断提高,这类摩擦恐怕只会有增无减,届时中国的外交及国防政策产生相应的变化也在所难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