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 阳江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评定星级宾馆、酒店11间,有省级旅游度假区海陵岛大角湾──马尾岛和阳春市春湾──凌霄岩。主要景区有市区的东岳公园、森林公园、北山公园、鸳鸯湖公园、北湖公园、北山石塔、石觉寺,海陵岛的大角湾、马尾岛、十里银滩、金沙滩、仿宋城、宋太傅墓、灵谷庙,阳东县的东平珍珠湾、东湖、新洲温泉旅游度假区,阳西县的沙扒、河北旅游度假区,阳春的凌霄岩、崆峒岩、龙宫岩、渔王石、春湾石林、玉溪三洞、八甲白水瀑布、百甬原始森林区等。
行政区划 阳江市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阳江县,建立阳江市,为地级市建制,辖两县(阳西、阳东县)和两区(江城区、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代管阳春市(县级市)。全市共有7个街道办事处,48个镇,102个居民委员会和780个村委会。阳江市总人口达250万人。
地理位置 阳江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地区,扼粤西要冲。处北纬21.28'45"─22.41'02",东经111.16'35"─112.21'51",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距132.75公里。陆地总面积7813.4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占26.03%,山地面积占42.73%,平原面积占22.17%。东与江门市的恩平、台山市交界,北同云浮市的罗定市、新兴县及茂名市的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电白县,南临南海。距广州247公里,距香港143海里。海岸线长341.5公里,主要岛屿有30个,岛岸线长49.3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东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雾山环绕。境内最高山峰为望夫山脉的鹅凰嶂,海拨1337米,最长河流为漠阳江,全长199公里,南北贯穿全市,自北向南流入南海。
气候 阳江市于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2345毫米左右,雨水分布不均匀,夏秋季多台风雨,全年无霜期约350天,偶有低温霜冻。
交通 阳江建市以来,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发展,水陆交通日新月异。公路:已经竣工的325国道(广湛公路)与站港(阳春火车站──阳江港)一级公路形成了阳江市陆路交通的"十"字架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阳江段)和国家重点工程开阳(开平──阳江)高速公路已经动工,阳江的交通将更加完善。铁路:三茂(三水──茂名)铁路东西贯穿全市,阳阳(阳春火车站──阳江港)铁路正在建设之中。海运:阳江港是我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拥有两个万吨级泊位码头,可通航广州、香港、澳门等地。航空:阳江在合山建有民航机场,已开通阳江──广州、阳江──珠海等直升机航线。交通已形成立体网络。 六、经济
阳江是广东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享有国家赋予的沿海开放区、工业卫星镇、山区和对台小额贸易等优惠政策,是广东省四大传统手工业基地之一,民营经济异常发达,已形成了稀土、机电、建材、冶金、制糖、食品、五金、纺织、服装、森工等十大工业支柱行业。阳江海(岛)岸线长,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历史悠久,盛产鱿鱼、鱼翅、对虾、花蟹、马鲛、牡蛎等,水产品总量在全省名列前茅。阳江的旅游资源异常丰富,自然景观秀丽、山水如画,其中海陵岛大角湾──马尾岛、春湾──凌霄岩石被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近年入境旅客已接近200万人次。建市以来,阳江市政府坚持改革开放,使全市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6.5%的速度递增,阳江已成为广东省重要的粮、渔、林、糖、三鸟、生猪、食品生产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