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内核新闻
国际核新闻
政策
人物
知识科普
展览会议
核技术
核设备
核工程
考试招聘
国家电投社区
中广核社区
中国核电集团

抢占供给市场 瞄准上游业务 日本全球寻求能源供给保障

[复制链接]
查看: 809|回复: 8
发表于 2010-10-20 14: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抢占供给市场 瞄准上游业务

日本全球寻求能源供给保障
本报记者 李慧 《 中国能源报 》( 2010年10月18日 第 12 版)
168.jpg

  编者按
  我们的邻国日本是一个能源极度缺乏的国家,能源进口率一直保持在80%左右,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以来,日本的能源需求也是水涨船高。然而,在全球大部分能源市场上,日本的一些能源企业却可以掌控、调配能源,成为保障日本能源供给安全的核心气力,同时自身也获得了不菲的收益。日本如何从能源高度依靠进口的国家转变成在全球能源市场能呼风唤雨的角色?笔者在文中将略探一二,希看能为我国的能源市场战略提供一点鉴戒。
  
  电企抢占LNG供给市场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50%以上的液化自然气(LNG)都为日本和韩国所使用。据能源咨询公司阿格斯日前表露,日本的电力企业目前正在寻求加进多个海外液化自然气(LNG)项目,以确保LNG供给的安全。
  日本最大的电力企业、同时也是最大的LNG进口商,东京电力公司(Tepco)9月表示,公司未来10年内将投资3.5万亿日元(约合420亿美元),其中约1万亿日元将用于海外扩张,特别是参与开发LNG项目。东京电力公司总裁净水正孝表示,公司希看到2020年,能实现其LNG年消费量至少有1/3是由其自己参与的海外项目所供给。
  事实上,由于东京电力公司目前拥有的每年1800万吨的进口合同中有2/3在未来10年内将要到期或是需要续约,该公司开始提前进行积极的预备。往年,东京电力公司与雪佛龙初步签订协议,未来20年内将每年从澳大利亚在建的年产860万吨LNG的惠斯通项目进口310万吨LNG,由于该公司持有惠斯通项目11.25%的股份,因此每年还可以再获得大约100万吨LNG。此前,该公司还持有达尔文LNG项目6.72%的股份,该项目可年产360万吨,其中200万吨为公司自用。据了解,东京电力公司目前大约11%的LNG消费来自其自己的投资。
  近年来,以东京电力公司为首的日本电企均加速参与LNG生产项目,纷纷开始抢占供给市场。其中,日本第二大LNG消费电企中部电力公司,往年11月首次购进澳大利亚高庚项目0.4%的股份,每年可分得2270万吨LNG。
  除电企外,日本其他能源企业也对LNG项目颇有爱好。日本国际石油开发公司在澳大利亚一个年产860万吨LNG的项目中拥有76%的股份;三菱商事公司参与运作了马来西亚沙劳越州自然气项目,这是全球第一个自然气液化技术为基础的贸易化项目,此后该公司还以出资和进口代理的方式参与沙劳越州另外3个LNG项目,生产能力合计约为每年2300万吨,从该生产基地销往日本的LNG数目约占日本进口总量的20%。三菱商事参与策划和运作的大型投资项目还包括印度尼西亚的东固LNG项目、阿伦LNG项目。另有三井物产于2005年和丸红商事以及美国马拉松石油和赤道几内亚国营瓦斯公司合作开发了年产340万吨的赤道几内亚LNG项目。
  日本对于LNG的热情甚至波及运输行业,三井财团旗下的三井商船公司也将LNG视为“日本未来能源运输主要增长来源”。目前,仅该公司独自拥有的LNG货运船数目就占到了全球总量的1/3。
  瞄准上游业务
  不仅在LNG市场,在全球油气资源市场,日本也将目光放在了上游供给上。日本很早就在海外物色和建立油气自主开采基地。早在1958年,就取得了沙特海夫吉海上油田的开发权益,开始构建海外能源版图。日本先后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建立了数十个开采基地,足迹遍及世界5大洲。
  前面提及的中部电力公司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俄罗斯等国都拥有自然气项目股份;三菱商事在西非、北美、印尼、英国北海都拥有上游投资,通过和产油国签订长期合同及控制油田权益等形式,天天可向日本供给精炼及发电用的原油总数目达32万桶,大约相当于日本原油进口总量的8%;三井物产则在中东、东南亚、澳大利亚及北美地区拥有大量油田开发权,还曾获得开发美国墨西哥湾海上油气区块的权益。
  大量的日本企业在全球能源市场上都将目光更多地放在了上游供给业务上,自源头上保证能源供给的安全。
  蓄势抄底全球能源市场
  如今,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在能源市场又看到了新的机会。日本从加强能源储备力度,到主动出击攻占能源上游市场,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其在国际能源市场不仅站稳了脚跟,更是成为了拥有主动权的一员。事实上,日本已经做好了抄底全球能源市场的预备。
  日本将国有石油公司打造成海外市场争夺资源最重要的一支新气力,如日本国际石油公司和帝国石油公司等。同时,还培养了一系列的综合企业下属的油气企业,使得日本在全球能源市场上获益颇多。
  另外,为了与如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国际石油巨头竞争,日本还逐步整合国内的石油企业,集中上风,打造了诸如新日本石油公司这样的大型油气企业,增强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日本经济产业省负责能源政策的官员曾经表示:“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产业国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海盗活动加剧、油气产区形势动荡,日本必须在确保油气资源稳定和能源供给渠道多样化方面做好预备,推动企业投资海外能源是必然的选择。”
  另据路透社报道,日本国内有人提议,动用数以万亿美元的现金储备投进购买海外资源。之前,日本执政党还曾提议设立国家基金,投资包括稀土在内的海外资源项目。分析人士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此举可能推动资源价格上升,进而引发全球性资源争夺战。投资技术资产治理公司全球策略师迈克尔·鲍尔表示,在国家主导收购能源和资源方面,日本二战前的产业与金融业团体就曾经开创先例。“这场资源之争是国家层面的地缘经济题目,日本正关注着供给安全题目。”鲍尔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0 14: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LNG Recieiving Terminal: 日本有18个,高居世界第一
另外在建2个,规划4个

除了气化端,日本目光也瞄准了投资液化端此帖于 2010-10-20 14:53 被 ESBWR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0 15: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LNG Regasification Terminals:

运行:
深圳大鹏,福建莆田,上海洋山

在建:
江苏启东,大连,宁波,

开工:
珠海,青岛

规划:
广西北海此帖于 2010-10-20 16:50 被 ESBWR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0 15: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海油珠海LNG项目开建

2010年10月20日

  中海油位于珠海的液化自然气(LNG)接收站10月20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这个首期投资113亿元的项目建成后,将主要辐射珠海、中山、广州、佛山、江门等珠江西岸多个城市。

  中海油高层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该项目拥有8个股东,其中有3个大股东,分别是,中海油气电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5%,相对控股;其次是广东省粤电团体和广东发展燃气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5%。

  项目近期规划产能为350万吨,远期规划产能达到1200万吨,被列为广东省“十一五”重点重点项目,预计在2013年9月份正式建成投产。

  中海油是三大石油公司中最早涉足LNG领域的公司。在此之前,中海油在国内已经拥有了3个LNG接收站建成并投产,分别是广东大鹏LNG、福建莆田LNG以及上海洋山LNG。

  按照中海油的规划,中海油未来计划在中国沿海地区建造9个LNG接收站,其中包括3个已投进运营的接收站

  从今年开始,中石油和中石化的LNG项目也陆续展开。继8月29日中国石油(11.26,-0.18,-1.57%)大连LNG项目码头工程胜利竣工后,9月2日中国石化(9.12,-0.30,-3.18%)广西LNG项目通过可行性研究,9月10日中国石化山东LNG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又在青岛举行。

  2011年,随着民营资本LNG项目的建成,会进一步呈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民营资本“多足鼎立”的市场格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0 15: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LNG

    总投资逾171亿元落户北海市铁山港区的广西液化自然气(LNG)项目近日正式获得通过,这意味着,中国东南沿海唯一未建LNG项目的广西,有看打破能源资源较为匮乏的局面,并令中国沿海LNG布局得到完善。这是记者从北海市政府获得的消息。  
      
    据悉,广西液化自然气(LNG)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在沿海布点的十个LNG接收点之一,项目包括码头及陆域形成、接收站及输气管道三个单项工程。码头及陆域形成工程和接收站工程位于北海市铁山港产业区;LNG专用码头可以停靠8万至27万立方米的大型LNG远洋运输船。接收站用来接卸和储存LNG,气化后的自然气通过输气管道送至用户,用户覆盖广西14个地市及广东省2个地市。  
      
根据广西地区的市场需求及供气计划,广西LNG项目将分两期建设。接收站一期建设规模确定为300万吨/年,设置3座16万立方米的LNG储罐,储存天数为25天,计划于2014年建成投产,2017年达产;二期建设规模达到496.1万吨/年,规划再新建3座16万立方米的LNG储罐,储存天数为30天,计划于2020年建成投产。  
      
    日前在北海举行的中国石化广西液化自然气(LNG)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上,评审组以为,广西位于中国-东盟、两廊一圈、泛北部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国际区域中的前沿地带,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自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引进将有利于广西开展国际及区域经济合作。与此同时,增加能源供给对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广西显得尤为迫切。“广西是中国东南沿海唯一没有建设LNG项目的地区,中国石化广西液化自然气(LNG)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使这一纪录成为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0 15: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LNG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根据初步研究的结果,该项目工程一期建设投资合计1405618万元。广西液化自然气(LNG)接收站位于北海市铁山港区,接收站占地面积39.88公顷,码头及接收站用海面积为49.6公顷。计划在码头建设停靠8至27万立方米的LNG运输船单泊位接卸码头1座、工作船码头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接收站一期按照300万吨/年的规模进行建设;二期扩建到500万吨/年的站址;一期建设3座16万方的储罐,二期增加3座16万方的储罐及配套设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0 15: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唯一没有被外置占据的就是电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6: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船LNG船项目获能源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08-11       国家能源局近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届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颁奖仪式,对2009年度的22个能源科技项目进行了表彰,包括中国船舶产业团体公司所属沪东中华造船(团体)有限公司的“14.7万立方米大型液化自然气(LNG)运输船国产化”项目(简称“LNG船项目”)在内的4个科技项目获得一等奖。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仪式后会见了获奖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出席仪式并讲话。中船团体公司总经理谭作钧参加仪式并代表获奖单位发言,沪东中华总经理王勇作为代表接受颁奖。
  
    李克强在会见获奖代表时说,构筑我国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给体系,必须开发应用先进的能源技术,大力推动能源节约和有效利用,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他指出,在能源开发利用中,既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依托重大建设项目,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更要注重培育创新能力,对核心关键技术,组织跨部分、跨学科的攻关,努力取得原始创新的成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在产、学、研结合中实现能源科技的新突破。
  
    张国宝在颁奖仪式上指出,能源科技进步是调整能源结构、应对天气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条件和条件。设立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制度的目的就是要鼓励广大能源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今后的能源科技工作,他提出了3点要求:一是加强国家能源战略规划研究,制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创建国家能源技术研发体系;二是加大能源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三是依托现有的国家能源研发(实验)平台,筹建综合科研治理机构,进一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谭作钧在发言中表示,此次中船团体公司LNG船项目有幸获得首届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一等奖,是中国造船人的光荣。这离不开国家正确决策和有关部分的全力支持,是船舶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范,也是“产、学、研、用”共同努力的结果。LNG船的国产化研制成功是我国造船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填补了我国LNG船设计、建造的空缺,打破了日、韩等国家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中船团体公司将把此次奖励化为前进的动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LNG船的自主创新力度,同时还将在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等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继续努力,为推进国家能源装备的国产化,推动中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和能源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LNG船是在常温常压下运输零下163摄氏度液化自然气的特殊船舶,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被誉为造船“皇冠上的明珠”,过往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设计、建造。为了培育我国自主开发、设计、建造LNG船的能力,沪东中华从1997年起启动LNG船研究工作。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国外合作方的帮助下,沪东中华通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工作,终极把握了大型薄膜型LNG船的关键建造技术,并成功开发出采用蒸汽透平推进系统的14.7万立方米薄膜型LNG船。2004年11月15日,首艘LNG船开工建造,2008年4月3日交船。至2009年12月 10日,首批5艘LNG船全部交付使用。今年初,中船团体公司又向市场推出了自主研发的16万立方米电力推进LNG船、17.5万立方米电力推进/高效蒸汽透平推进/低速机推进加再液化装置LNG船和22万立方米电力推进/低速机推进加再液化装置LNG船等3款新船型,标志着中国成为少数能够自主研发、自主设计LNG船的国家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6: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LNG船
LNG船是指将LNG从液化厂运往接收站的专用船舶。LNG船的储罐是独立于船体的特殊构造。在该船舶的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能适应低温介质的材料,对易挥发或易燃物的处理。船舶尺寸通常受到港口码头和接收站条件的限制。目前12.5万立方米是最常用的尺寸,在建造船舶中最大的尺寸已达到20万立方米。LNG船的使用寿命一般为40~45年。

LNG船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LNG船是在 162摄氏度(-162)低温下运输液化气的专用船舶, 是一种“海上超级冷冻车”,被喻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只有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少数几个国家的13家船厂能够建造。

我国制造的第一艘液化自然气(LNG)船“大鹏昊”,是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型LNG船,船长292米、宽43.35米、型深26.25米,装载
169.jpg    

量为14.7万立方米,时速19.5节。于2008年4月顺利交船,成为广东深圳大鹏湾秤头角的国内第一个进口LNG大
170.jpg    

型基地配套项目。我国制造的第二艘LNG船“大鹏月”是中船团体公司所属沪东中华造船(团体)有限公司,为广东大型LNG运输项目建造的第2艘LNG船。该船同“大鹏昊”属同一级别,货舱类型为GTT NO.96E-2薄膜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型LNG船。其船坞周期仅为160天,比首制船缩短近1个月,码头周期比首制船缩短66天,总建造周期比首制船缩短126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8-2025 核电论坛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292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