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6|回复: 4

“我们的猜测守旧了”——独家专访全球风能理事会秘书长苏思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0 12: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的猜测守旧了”
——本报独家专访全球风能理事会秘书长苏思樵

本报记者 史丰蕾 《 中国能源报 》( 2010年10月18日第 21 版)  编者按
  作为《全球风能展看2010》的领衔发布者者和全球风能产业的代言人,苏思樵(Steve Sawyer)毫无意外地现身第六届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于是,有了这篇专访。采访中,这位有个中国名字的荷兰籍美国人最常用的词就是“假如我是”。“假如我是政府,我就会教育垄断电力团体,要适应改变,接纳风电!”“假如我是资本市场的操盘手,我不会非理性地在维斯塔斯创出历史利润记录的时候做空它。”紧接着是一句“可惜我不是”,尽显代言新兴产业的诸多无奈。尽管如此,政商两界受到老苏影响的人估计不少,而老苏对风电产业的乐观不仅源于信心,还有真凭实据。
  
  中国能源报:全球风能理事会等组织最新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猜测,到2020年时中国累计风电装机有看达到2.3亿千瓦。而我们最近一次听到的规划数据是3月底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启动制定风电发展规划,其中原则性指导目标即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1.5亿千瓦。其中有0.8亿千瓦的差距,你们会不会觉得自己太乐观了?
  苏思樵:我们做出这样的判定是有依据的。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目前,中国仅在几大风电基地规划的装机容量就有1.275亿千瓦,已建成的有0.25亿千瓦,在海上风电领域也雄心勃勃。规划的风电基地多定在2015年前建成,而海上风电将在2015年后异军突起。现在中国风电产业的年产能已经达到3000万千瓦,而我们近日从彭博新能源财经了解到,今年中国国内的市场容量大约为1800万千瓦。假如市场持平,到2020年,总装机容量至少应该达到1.89亿千瓦,假如那时规划还停留在1.5亿千瓦,我以为对市场的打击将是巨大的。而在听了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和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对未来产能扩张的计划之后,我觉得我们的猜测守旧了。我觉得,实际的装机容量可能达到2.5亿,甚至3亿。韩俊良猜测,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有看超过2.5亿千瓦,甚至达到3亿千瓦。而武钢则表示,经过10多年农网改造之后的中国电网在全球来看已经比较先进,再加上正在进行的南北东西贯通和智能电网建设,业界对于消纳风电有足够信心。
  中国能源报:能否先容一下全球的产能和市场容量的情况?
  苏思樵:关于全球的产能我只能基于我昨天了解到的数据做猜测。我估计目前全球的产能在5000万千瓦左右,其中大约3000万千瓦在中国,大约1000万千瓦在欧洲,大约600到800万千瓦在美国,其它地区占到500万千瓦。今年全球的市场容量大约在4000万千瓦,较2009年的3850万千瓦仅有少量上升。特别值得留意的是,中国的产能今年出现爆发式增长。截止往年年底,中国的产能还在2000万千瓦左右,而今年新建了1000万千瓦的产能。但是,今年不仅全球市场容量增幅有限,中国的市场容量增幅也远不及产能的增幅,估计大约从往年年底的1380万千瓦上升到1600万至1700万千瓦。
  中国能源报:请您猜测一下中国未来风机制造业的格式猜测?
  苏思樵:假如一定要我做猜测,我以为在未来5到8年,中国国内可能仅存 7、8家国内企业,4、5家国际巨头。金风、华锐等大型风电企业会继续生存,但是超低价格战会让小的风电制造商难以为继。我们也看到,海上风电技术的突破有可能成为下一轮竞争中各企业的排序,因而也成为各大企业竞相投资的重点。目前处于第二梯队的湘电、上气、哈电、联合动力等公司都在这个领域有所动作。外资巨头方面,GE、西门子、维斯塔斯都在发力,而我非常看好REpower,尽管REpower目前仅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出现在中国,但是它是全球唯一拥有5兆瓦大型风机海上运行经验的公司。在这点上,没有其它任何公司可以看其项背。
  中国能源报:您一定听说了华锐5兆瓦海上风机下线的消息,您怎么看待此事?
  苏思樵:目前,我只能说拭目以待。华锐99%的机型都是1.5兆瓦风机,
大功率风机的运行经验仅仅来自东海大桥安装的34台3兆瓦风机。目前,华锐的3兆瓦风机总体运行情况还是不错的,但是5兆瓦风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韩俊良说他们有意将5兆瓦海上风机打进欧洲市场,我想,仅仅走完试运行、认证等过程,就需要几年时间。

  中国能源报:说到欧美市场,您是否以为往年买下荷兰达尔文公司的湘电和正与GE开展合作的哈电,会由于其合作伙伴具有市场准进的上风?
  苏思樵:我不完全赞同你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风风电制造商都有外资的合作伙伴。金风的直驱技术来自德国的Vensys,华锐的技术来自奥地利的Windtec,但是他们改进了这些技术。那些6、7年前欧洲设计师所描绘的蓝图只是开始,但是真正做出样机,终极实现产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金风、华锐自己走过的。固然现在风机发展较以往更多是细节的演变,但依然可称为日新月异。不管是电机、叶片还是感应系统都在不断革新,风机制造更多是软件、硬件和治理的集成,很难说由于买了国外技术就拥有更大的市场准进上风。欧洲有很严格的认证系统,我觉得这是应该的,这有利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以为中国风机短期内较难大量打进欧洲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发展模式不同。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倾向售后派专人现场维护,而在欧洲这么做你会破产的。所以欧洲更加重视前期投资、前期检测,中国企业要进进欧洲市场,就要适应那里的游戏规则。

  中国能源报:您在会上指出,中国今年底有看成为全球最大的风能市场,您为何做出这样的判定?
  苏思樵:北美市场近年来一直是领头羊,但往年增速输给中国。我想所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金融危机,其次,美国在联邦政府层面上至今没有明确的政策,缺少规划,出现了各州各自为政的情况。
  中国能源报:其它市场的情况呢?
  苏思樵:由于欧洲有完备的立法,该地区市场未来的增长轨迹是非常明晰的。下一个十年,欧洲各国的风电政策会出现一些分化,海上风电政策也会有所变化(欧洲正在规划所谓的“海上风电超级电网”)。总体来说,欧洲市场将出现稳定增长,尽管其增速比中国慢得多。印度随着经济发展,电力需求增长也很快。但是印度的题目和美国比较像,风电规划多为区域性的,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我们号召美、印向中、欧学习,了解同一部署能源战略的重要性。中、印、美、欧是目前全球主要市场。新兴市场主要有三个:巴西、墨西哥和南非。巴西在过往8到10个月的招标中已形成一项到2014年建成5000兆瓦的规划。墨西哥现在也有一些正在进行的项目,但还没有系统规划。由于墨西哥的电力垄断势力阻挠,大多数在墨西哥建成的风电场都是非并网的,业主是耗能企业,自产自销。南非的情况也一样,即使政府设立了比较理想的上网电价以及其它优惠政策,但是电力垄断势力阻碍了风电并网的进程。在未来5到10年,最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市场,这两个国家拥有全球最优质的未开发风资源,但是目前两国政府还没有显示出发展风电的意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4 09: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我支持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2 09: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2 09: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2 09: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时间没来看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