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内核新闻
国际核新闻
政策
人物
知识科普
展览会议
核技术
核设备
核工程
考试招聘
国家电投社区
中广核社区
中国核电集团

我国核电材料试验标准填补国际空白 助力我国核电“走出去”

[复制链接]
查看: 55|回复: 0
 楼主| 发表于 2019-9-13 13: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中国核学会标准发布会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上举办,4项高温高压水环境下的材料试验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科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牵头编制。

20190915053952261.jpg

20190915053952261.jpg

  据悉,在本次发布会上,核学会亮相的标准分为4类共9项。其中,试验方法类标准中首批发布共4项:《核电厂金属材料高温高压水中划伤再钝化试验方法》(T/CNS 3-2018)、《核电厂金属材料高温高压水腐蚀疲劳试验方法》(T/CNS 4-2018)、《核电厂金属材料高温高压水中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试验方法》(T/CNS 5-2018)和《核电厂金属材料高温高压水中电化学试验方法》(T/CNS 6-2018),均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中科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牵头编制。

  腐蚀是影响核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最主要因素。针对核电厂核岛关键设备的主要腐蚀失效模式以及实验室模拟试验的关键难点问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中科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自主设计并研制了10 类关键测试装备和原位测试技术,可模拟核电高温高压水环境开展材料损伤试验,用于材料损伤试验研究和安全评价。

  目前,来自金属所的科研团队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材料试验与安全评价平台,广泛地服务于核电研究院所、核电设计院、核电装备制造企业、核电站运行与服务企业、核安全审评机构、行业学会等12家单位,对设计选材、设计曲线、评价模型、制造工艺优化、核电站安全运行和事件处理策略、安全审评、测试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果还直接应用于我国CAP系列核电站、“华龙一号”以及其他重要型号的关键装备的设计、生产过程以及重要装备的制造评价中,同时也用于在役核电站的失效事件分析与运行安全评价中,保障了我国重大工程的需要。

  中科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韩恩厚表示:“我们的技术和装备填补了国际上该领域的标准空白,对我国核电‘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8-2025 核电论坛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292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