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18|回复: 9

努力把握核电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2 00: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核电站的发展已经20多年了,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以及田湾核电站,都是引进的核电技术,我们消化了、吸收了多少技术,把握了一代,二代,二代加核电技术吗?,某设计院全面照抄照搬还出现大量错误,您会说这是个别现象吗?。现在国核技以上海728院为基础,来搞第三代AP1000机组,又要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逐步把握第三代技术。
我个人以为:麻雀虽小,五脏齐全。只是某个系统或部位进行了更改与创新。搞过设计的职员都是知道的,只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来创新,精益求精,不断完善的。

国家是否应建立引进、消化、吸收,激励制度。出现错误时应有责、权、利的考核,设计修改应该出纳:更改用度。不应该由国家、业主承担设计修改所造成的用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01: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年龄是本钱吗?俗话说:“骡子大值钱,人大不值钱”。现国家各个核电站的社会招聘中,要求学历高、年龄轻,都在40岁左右的,也就是60年代出生的,是可以培养、锻炼的。

30~40年代出生的人,是国家的宝贝,是栋梁,是核电的精英。

50年代出生的人,学历不高,是紧跟时代要求的,具有吃苦刻苦,战斗队(红卫兵)、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参加工作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而后努力学习参加高考,牢牢跟随时代的步伐前进。是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具有丰富技术水平、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项目治理、身受毛泽东思想教育具有集体主义的团队精神。到头来这些人还是被历史淘汰。

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为核电事业、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我安装、自我调试而努力奋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2 06: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奋斗,为80后争口气!不能再被王朔那些家伙看不起了
[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05: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让方



Doosan(南韩斗山)



Doosan(南韩斗山)



NCMD  西屋公司核部件制造厂



NCMD  西屋公司核部件制造厂



美国ParNuclear



Ansaldo意大利安莎多



美国ParNuclear



美国SPX.

(1)国际上对第三代核电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和为满足这些要求所采取的措施;(2)第三代压水堆AP-1000和EPR为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安全设计特点;(3)核能系统的开发规划和工作路线图;(4)我国核电技术的发展。

努力使核电技术设备加工国产化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17: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核技我国核电事业的未来,捉住机遇,与时具进,努力学习、吸收、消化、发展。清华、北大的高才生们,努力拼搏吧,人生能有几次搏。[em06][em06][em05][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07: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机会难得,捉住机遇、努力学习,我们老了,也要遇上时代的潮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1 16: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正在努力学习,朝这个宏伟的目标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1 16: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728下周举行转会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3 05: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简称728院),组织选用一批具有年轻化,高学历,高智商,高素质的人才,临聘(反聘)一批退休职员,集体整和进进国核技有限公司.

30~40年代出生的人,是国家的宝贝,是栋梁,是专家,是核电的精英.

50年代出生的人,工,农,兵学员,五大类,的人才.

60年代出生的人,是各部分,各专业的领头人才.

70年代出生的人,是跨世纪人才.

80年代出生的人,是具有培养,前途无量的人才.

各代的聪明英才,齐聚国核技.努力把握核点技术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7 11: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67726588说得很对,中国为引进技术而引进技术,感觉跟中国足球那般:国足在小平时代还有股硬骨头的作风,那时候的秦山失往苏联的技术支持反而都能自己打打敲敲出完整的核电站了,结果到了现在,国足成鸡肋,国家的核电在卖花钱的吆喝;

楼主说的“国家是否应建立引进、消化、吸收,激励制度。”,觉得国家这个大管家不会干这事,涉及到9院或者现在的728院,有这个可能性实行这个制度,这是个很难实现的制度,各个层面的人都有他自己的算盘,高层对中层说,你好好干;中层对技术员们说,你们好好干,技术员们对自己说:我们会好好干:这几个层次或许能通过奖金挂钩实现连通,但其他的激励,比如行政,不大可能,不似行军打仗,一仗就能天堂或者地域,也不是毛主席时代,啃馒头住戈壁也能拿下卫星导弹,凭的就是理想;

现在能凭什么,干得好,能升吧?或许就是那最大头总负责人之类的人,能升,作为给他做实际工作的那批中层,想尽力很难,谁叫他们感觉不到利益能保证砸到他们头上呢,同理也体现在技术员们中间,当年9院说吸收法国技术,负责软件程序的那几位,我想不会也不可能熬夜通宵未实现国产化伟大理想而奋斗吧(没有贬低之意,如被以为有先在此道歉),反正拿着就是工资,干好干不好一个样,反正给人样子都是在干活了;

说: 如楼主举例的那样,汽车,核电,飞机等,历经江时代到现在,反而是越来越阿斗,原因不是这些自己的领域,而是受整个社会的巨大影响罢了;人都变了,受教育的学生变质了,教育学生的教育更是不讲道德只讲阿堵物了,那人所在的各个行业领域,当然得殃及池鱼了;

何解:教育,立国之本;社会,道德之缩影;这两者不能改善,想在这些高精尖领域实现短时间突破,何其难也;

或许,希看在80年代后出生的人吧,究竟他们,按照毛主席话说:就是工作中“早上8、9点钟的太阳”;

敲敲问楼主一句,你是70呢还是80,后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