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8日,是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成立39周年纪念日。39年来,上海院在上级主管部分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以我为主,中外结合”的方针,发扬核产业精神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三和”文化理念,艰苦奋斗,创新拼搏,成为名副实在的中国核电设计的引领者,为核产业二次创业和我国核电设计、核电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2月8日上午,上海院举行建院39周年座谈活动。原核产业部副部长赵宏,上海院院长郑明光,党委书记董宪康,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潜,老院长耿其瑞及老中青技术职员代表等20余人参加座谈会,共同回顾上海院走过的光荣岁月。
大家表示,上海院的39年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与自主创新的39年;是不断进取、不断开拓的39年;是能打硬仗、攻坚克难的39年;是不断开拓创新、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39年。在党中心的领导下,在国家加快核电发展的方针指引下,在“国家核电”的领导下,在核电的春天里,上海院一定能发扬自主创新、创造、创业的光荣传统,全面完成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历史使命,上海院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为国家核电事业的贡献一定会更大更好。
上海院创建以来,圆满完成了“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的工程设计工作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该项核电工程对国家在核电人才培养、核电技术开发、核电研发体系建立、核电材料体系建立、核电标准体系建立、核电审评体系建立、核电设备制造产业完善和核电经济发展等八个方面起到了奠基或重大的推进作用;圆满完成了出口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一期工程设计,为中巴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增添了光彩;圆满完成了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技术支持和BOP工程建造治理,开创了在这一领域的国内先例;完成了CPWR1000概念设计,联合完成了CNP1000的初步设计,开创了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自主设计的先河。
目前,上海院正承担着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历史重任,负责浙江三门、山东海阳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的总体设计、AP1000国产化项目的自主设计、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并同时承担着出口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厂二期工程设计,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4×1000MWe工程设计与技术服务等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