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内核新闻
国际核新闻
政策
人物
知识科普
展览会议
核技术
核设备
核工程
考试招聘
国家电投社区
中广核社区
中国核电集团

请不要做中国核电发展的绊脚石

[复制链接]
查看: 1440|回复: 9
发表于 2009-4-3 18: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了很多文章,觉得大家也是有一定基础知识,挥斥方遒,一股以天下为己任之气概真是令人佩服,当然我想在这里佩服之人大有人在。
可是殊不知,这些人慷慨激扬,实则说小点叫无知,假如这种人成为决策者,那就必将是祸国殃民。
历史的经验已经证实我们要发展,崇洋媚外是不行的,闭关自守肯定也是不行。
从大家发表的建议来看大多是对中国的核电非常关心,当然尽不排除有些人的别有专心。
无知加别有专心必将是中国的核电事业巨大灾难(当然也许这真是某些人所希看看到的)。
就拿屏蔽泵来说,这种设备不仅仅是一种核电设备,更有重要的军事用途,有些人说你看这么核心的设备都不转让,西屋纯粹在忽悠我们,我们吃大亏了,云云。。。

我们的领导都是傻瓜,我们的谈判专家都是笨蛋,我想假如换成他们肯定现在的核电技术皁就是了吧!

实在大家也明白有些核心技术是买不来。。。。。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但是不即是技术是买不来的,
1.没有屏蔽泵我们就吃亏了嘛?
核电在技术本身有是一个大的技术集合,我们这方面确实和别人有很多的差距,除了屏蔽泵还有很多有价值的技术,我们不能由于一个技术没有买到就否定了我们所有买到的技术。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要买就要核心的技术,其他的没有用,在这里我只能说是无知。技术本身就是分很多种的,有些是,有些是贸易机密。有些涉及到军用,有些涉及到民用。那么是不是贸易机密的技术,民用的技术就不是好技术,就不值得买啦?
判定标准是什么关键是看我们现在有没有,看他对我们社会建设有没有用。不要总盯在敏感的军事上,核电是一项民用技术,是要讲求整个的国民经济效益的。买回来有何不可。
这些我们没有的技术可以研究,我想问你,你要多少时间,多少金钱。假如一两年我们能做出来,而且本钱低,我们是不会往买的。大亚湾技术引进已经几十年了,某些院白白浪费大量国家金钱,还有脸说,到处指手画脚。。。
自主研发,不要放在嘴上,假如谁不服可以自己往试试。。。。

屏蔽泵本身就是美国控制的技术,能够买到就很不错,由于这,美国国会举行了三次听证会才批准,否则你连仿制的机会都没有。假如这个也卖就不是这个价了。

2 牛顿的曾说过“假如说我能看的更远一些 那是由于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任何技术的发展都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二代技术由于第一的历史原因我们耽误了,现在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就会落后与别人,即使遇上那么我们也会花上几十年的时间和巨大金钱,是买多还是自己搞多,这个是要算的,一个是一个是一次性投资,一个是逐年投资,不是靠感觉的
当然先进的技术不仅仅是金钱上的题目。

3 自己搞就比在被人的基础上强
我想这是可笑的命题。
假如一个人以为自己能搞起来,那么我们在别人的基础上搞也就一定能成功,而且只会更快。
假如你以为在别人的基础上搞不出来,那么,你自己就能搞出来?开玩笑。
结果就是:买必然比自己搞快。
剩下的就是金钱的题目。谁又能告诉我买的钱一定会多呢?
假如没有人能,买比自己搞强。由于这样快。
4 3个100%题目
有人那屏蔽泵题目攻击炳华董事长。你以为炳华董事长会撒谎,有必要嘛。屏蔽泵技术本身就不是西屋所拥有的技术,西屋怎么转让给你啊?你上饭店吃饭,你不会还把盘子带走不成。西屋的技术转让就是100%。没有人无聊的往骗你们。

5总结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国家核电”是一个刚成立的企业,必然有些不足,核电自主化过程中也必将是困难重重,这都无所谓。
可是最悲哀是国人,固然改革开发30年,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文化素养空前。可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却没有随之消失,而且尤甚。我现在不得不崇拜鲁迅先生的伟大,对中国人性刻画的进门三分,也许他却是最悲哀。阿Q精神无处不在,能力空前。把自己的狭隘和自私当着是爱国,而且的到吹捧。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什么都自己来,可能嘛?
你想做点事必将是被冷嘲热讽,一个人不是经常自做反省,而自以为是以为什么东西都是他能够把握,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是天生的“理论家”。
核电本就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东西,再说隔行如隔山,像路风这种人也对核电指手画脚,它的文章更不不值一驳。我看到清华学子对他文章的评价,我才知道中国第一学府名不虚传。什么是理性,什么是辩证。
应该问问自己,你能做什么?国家的哪项核心技术是你研发出来的?
中国事个大国,也做出了很多成就,但必须承认差距,虚心学习。花了钱不要仅,关键是有没有学到东西。更不要觉得自己花钱就可以什么都买。自我研发和技术购买本身并不冲突,两种方式都不排斥,任何顾此失彼的做法必将是祸国殃民,历史的教训不应该忘记。
最好建议大家多看看鲁迅先生的文章,能常自省,给我们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工程师一个安静的环境,时间会证实什么是正确的。要知道你所发现的题目实在别人皁就知道了,自主研发不是个别院唱唱高调就行。

我不能崇洋媚外,也未定不能妄自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 22: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谁对国核有异议就是中国核电的绊脚石了,希看国核不是中国核电的绊脚石。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14: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如滚滚向前的历史的车轮,一只小螳螂是阻碍不了核电的发展的!

假如说有什么绊脚石的话,那也是新事物的产生带给旧有观念的恐惧感。当一个利益团体面对汹涌而来的变革开始尽看的时候,刀笔吏遍会疯狂反扑,妄图依靠逞口舌之快发泄胸中的不悦。越是这样,这样的刀笔吏以及其背后的利益团体,才越会沦为那微不足道的绊脚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21: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绊脚石。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7 12: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由于有了绊脚石,才会有中国核电的全面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7 15: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dingdingdingd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08: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听说核电分为几派,果然不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0: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有了王淦昌,邓稼先等前辈一座座丰碑,指引中国核能事业发展的里程,才有中国核电的今天

这些碑石当然可以作为垫脚石,希看后生之辈能净水濯足,攀爬在上视野更广远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8: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躺在过往睡大觉吧,怎么不说中国还有四大发明呢???

有了核武器就说明你的核技术比被人强了?????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19: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核电与核武的关系,看看美国前核潜艇官员弗格森的评论:

One of the main underlying themes is whether China could reverse
engineer major AP1000 technological advances such as improved quieter reactor coolant pumps
and digital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I&C) system. ...  these
types of coolant pumps could provide China within much quieter nuclear submarines  and the
I&C system could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China’s naval reactors with the caveat that China
already has some experience in I&C systems and the U.S. NRC has expressed some concern
about software glitches in such systems. Quieter and more reliable nuclear systems on
submarines can give a country a distinct advantage in ware. China is struggling with
developing a “blue water” navy  in general  and with deploying nuclear power projection
capability beyond its coastal waters  in particular. Presently  China has a very small nuclear
naval fleet  which has rarely sailed into deep blue water far from China’s coast. Thus  China
would likely welcome and work hard to apply any technology that could offer China the needed
jumpstart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its nuclear submarines.

China has already displayed its ability to reverse engineer (or “guo chan hua” in Chinese) other
militarily useful technologies. In the late 1970s  China acquired intact U.S. Mark 46 torpedoes.
Although the reverse engineering of this torpedo system was a daunting technical challenge
China accomplished this feat in eight years  giving it an enhanced naval power capability. It is
also known that China had reverse engineered Soviet-designed ballistic missiles  submarines
and other military equipment. Tellingly  in 2001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was worried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China reverse engineering the intelligence gathering technology on the EP-3E
plane that was forced to land on Hainan Island after an incident with a Chinese fighter jet.
The crew of the American intelligence gathering plane tried to destroy as much of the equipment as
possible before the Chinese gained control of the plan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8-2025 核电论坛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292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