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9|回复: 3

2009年世界核电发展回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10: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世界核电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球核电运行已经积累了约13700堆·年的运行经验。近几年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中长期核发电量的猜测值不断升高。

    随着核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运行业绩的不断进步,在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要求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核能作为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选项。各国政府相继推出鼓励核电发展的政策,欧洲多个国家淘汰核电的政策开始松动,意大利和瑞典开始重新启动核电计划。与此同时,核电技术先进国家围绕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核不扩散要求开展了大量的反应堆技术研发活动,先进反应堆技术、小型反应堆技术和新一代反应堆技术等各种类型的先进反应堆技术研究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全球运行和在建核电规模

    截至2009年底,世界运行中的核电机组共计436台,装机容量约为373 GWe;在建核电机组53台(截至目前已有57台),装机容量约为51.1 GWe;计划建造核电机组142台,装机容量约156.1 GWe;拟建核电机组327台,装机容量约342.9 GWe。

    2009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进步了对2030年核电发展的猜测值,预计世界核电装机容量在今后20年至少增加40%,达到510 GW。这个猜测值比2008年的估计值高出8%,增加的部分主要来自于亚洲国家的贡献。2009年6月,全球产业分析机构发布的最新核电市场报告显示,受能源独立性、清洁能源和天气变化解决方案的驱动。到2015年,预计全球核发电量将达到29660亿千瓦时。

    二、各国核电发展计划简图

    在全球核电复苏发展的大环境下,多个国家提出了中长期核电发展目标。意大利、瑞典、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改变了淘汰核能的政策,预备重新开始发展核电,印度、俄罗斯、英国等国提出了核电发展计划。

    1.美国作为世界第一核电大国,在政策和财政方面对核电给予支持,政府多次夸大核能将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对部分新建核电站提供贷款担保。

    2.日本政府积极帮助本国制造商开拓全球市场,有关政府部分、电力公司、核电设备制造商和研究组织成立了“国际核能合作委员会”,以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核电并促进制造商扩大海外市场。

    3.意大利于2009年2月与法国签署协议,公布两国企业将在核能领域展开合作,帮助意大利恢复建立自己的核电产业体系。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意大利于1987年进行了全民公决,决定封闭所有核电站并停止新建电站。

    4.瑞典于2009年2月废弃了反核政策,政府发布了题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和天气政策》的政策性文件,提出将在2050年实现没有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供给。文件以为,天气题目是当今世界焦点题目,未来核电将成为瑞典电力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典政府曾在1980年提出法案,要求到2010年封闭本国的所有核电站。

    5.比利时淘汰核能的政策也开始松动,2009年10月,比利时政府决定将现有核反应堆的原定淘汰时间推迟10年至2025年。比利时2003年曾通过一项法案,计划在2015~2025年封闭7座核反应堆。

    6.英国正在考虑建造新核电机组以替换即将退役的核电站,2009年10月,英国产业联合会呼吁政府出台核能和其他能源技术的国家政策声明,加快核电建设步伐,2030年前新增16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以满足环境变化目标并确保能源安全。

    7.印度于2009年9月公布世界上最大胆的核能发展计划,称到2050年该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目前的120倍,以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解决印度国内的电力短缺题目。印度总理表示,预计到2050年印度的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56亿千瓦,而目前印度18座反应堆总装机容量为390万千瓦。

    8.俄罗斯总理普京2009年5月表示,计划在2020年或2022年之前再建造28台核电机组。在普京公布上述计划的同时,俄罗斯的首座浮动式核电站开始建造,这座核电站正在圣彼得堡造船厂组装,是计划建造的7座浮动式核电站中的第一座。(未完待续)(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
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加油,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1: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1: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L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3 08: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楼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