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国内核新闻
国际核新闻
政策
人物
知识科普
展览会议
核技术
核设备
核工程
考试招聘
国家电投社区
中广核社区
中国核电集团

核电第一大单落定:中广核法国电力合建台山核电站

[复制链接]
查看: 932|回复: 2
发表于 2009-12-22 21: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高永钰  

  昨天上午,法国总理菲永收到了他此次中国之行的第一个大单——中国广东
核电团体(下称“中广核团体”)和法国电力公司(EDF)将共同投资建设广东台山EPR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该电站运营单位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同时成立。该公司由中广核团体和EDF按7:3的股比设立,前者控股,注册资本金167.4亿元人民币。

  中广核团体昨天向CBN表示,台山核电合营公司是中法最大清洁能源合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电力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

  漫长的合作

  台山核电
项目的合作可追溯到2007年11月,在彼时来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的推动下,中广核团体与法国电力团体(EDF)、阿海珐团体签署总价值80亿欧元(约合119亿美元)的核电项目协议。该项目由阿海珐团体和中广核团体负责具体承建。

  阿海珐团体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罗薇中此前在接受CBN采访时就曾表示,阿海珐将与中广核团体合作建造两个功率为160万千瓦的核反应堆,同时提供足以使用到2026年的燃料。

  根据双方当时的“合营经营合同”,EDF将以合资企业的形式,与阿海珐、中广核团体共同合资建设、运营采用欧洲先进压水堆核电EPR技术的广东台山核电站一期
工程(2台160万千瓦),EDF将持有合资企业30%的股份。

  罗薇中称,该项目预计2009年开工建设,2013年底正式投产运营。EDF将为本合同提供30%的资金。“80亿欧元合同是阿海珐团体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是法国核产业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贸易合同。”

  “在建成两座核反应堆后,将提供长达15年的燃料供给。目前合同协议截止到2026年。”阿海珐团体中国区总裁戴博仁此前在接受CBN专访时透露。他告诉CBN,按照双方协议,阿海珐将进行一些项目转让,包括原料加工技术以及一套浓缩铀技术,并在合同期内提供铀矿石,为此双方又协议联合成立一个生产铀矿石的公司。

  自主化程度进步

  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采用欧洲先进压水堆技术建设2台机组,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工程总投资约502亿元。两台机组将分别在2013年底和2014年10月投进贸易运行。届时年上网电量约260亿千瓦时。

  中广核团体董事长
钱智民昨天在双方签约仪式上表示,除一期工程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施的土建工程已全面开工外,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现场施工及国产化、自主化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与当年合作建设大亚湾核电站时期不同,台山核电站工程采用中外联合设计、合作制造的模式,工程
治理、建安施工、工程调试和生产运营全部以我为主,部分技术借助外方支持。”中广核团体在接受CBN采访时表示。

  根据中法双方具体协议,台山核电站核岛的设计供货由阿海珐团体与中广核工程公司、中广核设计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承担,中方承担的设计工作和供货份额超过50%,主设备国产化比例达到50%;汽轮发电机组由东方电气团体与阿尔斯通(ALSTOM)组成的联合体承担,中方份额达到2/3;常规岛设计供货由中广核工程公司、中广核设计公司、阿尔斯通及
广东电力设计院组成的联合体承担;电站辅助设施的设计供货由中广核工程公司负责。

   中广核意在“走出往”

  台山核电站此次规划建设4台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期建设2台,采用EPR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据中广核团体的解释,目前中广核团体与法国电力公司已就EPR技术共享、共同开发国际核电项目等方面达成共叫,为中国核电企业实施“走出往”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

  “采用合营方式建设台山核电站,可以充分利用国际着名企业在核电站工程建设、运营治理及国际化发展方面的经验上风,吸收已开工EPR项目的建设经验,降低项目风险,对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的工程建设和运营治理水平,进步中国核电自主化水平,形成自主品牌的三代核电技术,将产生积极影响。”中广核方面称。

  据广东省的规划,希看到2020年实现全省核电装机容量达2400万千瓦、在建1000万千瓦的目标。对于广东的核电大计,业界普遍以为发展重任就落在中广核团体身上。而中广核团体董事长钱智民此前在接受CBN采访时表示:“中广核团体有意
上市,但具体的安排要等国资委审批,我们在做相关方面研究。”

  附表_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变化(包括预计值)

  资料来源:本报整理

  年份 装机容量

  2005年 870万千瓦

  2010年 1200万千瓦

  2015年 3000万千瓦

  2020年 7500万千瓦

  2030年 1.34亿千瓦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09: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09: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8-2025 核电论坛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292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