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电力电缆附件安装技能竞赛(知识竞赛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 在电源内部电动势的正方向是( )
A. 从负极指向正极 B. 从正极指向负极 C . 没有方向 D.无法判定
2. 半导电屏蔽除了起均衡电场的作用外,还可以起( )作用.
A.改善尽缘 B. 改善老化 C. 改善温度 D. 改善老化和尽缘性能
3.在工作中遇雷、雨、大风或其他任何情况威胁到工作职员的安全时,工作负责人或专责监护人可根据情况( )。
A.继续工作 B.撤离现场 C.临时停止工作
4.绕包自粘性橡胶尽缘带时,要求将带子均匀拉伸( ),使其层间产生足够的粘协力,并消除层间气隙。
A.30%-50% B.75%-100% C.100%-150% D.150%-200%
5.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 )m时,应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A.1 B.1.5 C.2 D.2.5
6.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路中有感应电流必有感应电动势的存在
B.自感是电磁感应的一种
C.互感是电磁感应的一种
D.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不一定有感应电流
7.单芯电缆金属护套实行交叉互联接地方式时,屏蔽层电压限制器(即护层保护器)一般安装在( )位置
A.尽缘接头 B.直通接头 C.户外终端 D.户内终端
8.实行金属护层一段接地或交叉互联的单芯电缆线路,金属护层对地尽缘必须良好,因此电缆竣工后应进行护层耐压试验,试验标准是直流( )kV/min。
A.3 B.6 C.10 D.25
9.搪铅时,应采用( )来除往铅包表面的氧化层。
A.焊锡膏 B.松香 C.盐酸 D.硬脂酸
10.有一条电缆线路长400米,采用( )方式接地比较经济、公道。
A.护套一段接地 B.护套两端接地 C.护套交叉接地 D.随便接地
11.起吊重物( ),应检查悬吊及情况,以为可靠后方准继续起吊。
A.离地0.4m后 B.离地0.2m后 C.稍一离地 D. 离地0.5米后
12.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中( )。
A.如确需拆除,必须经过工作票签发人同意 B.如确需拆除,必须经过工作负责人同意
C.不准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D. 根据需要自我判定
13.室外110kV电缆终端带电露部分至接地部分的安全净间隔应不小于( )。
A.0.4米 B.0.9米 C.1米 D. 1.5米
14.在选择钢丝绳安全系数时,应安( )原则选用。
A.重物重量 B.安全 C.经济 D. 公道
15.假如发现有人发生触电事故,首先必须( )。
A.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B.立即进行现场紧急救护 C.迅速打电话叫救护车 D. 立即报警
16.均匀介质电缆的最大场强出现在( )。
A.尽缘中心 B.尽缘外表面 C.线芯表面 D.尽缘屏蔽层内表面
17.操纵链条葫芦时,职员不准站在链条葫芦的( )。
A.侧面 B.上方 C.下方 D.正下方
18.各类作业职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
A.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B.紧急救护措施 C.应急预案 D.逃生方法
二、判定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高处作业职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高处作业职员在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准失往安全保护( )
2.电缆附件的施工环境相对湿度应低于80%( )
3.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职员外,答应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 )
4. 对于固定敷设的电力电缆,其连接点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电缆导体本身抗拉强度的50% ( )
5.起重设备、吊索具和其他起重工具的工作负荷,可以超过铭牌规定。( )
6. 配置电缆封铅的成分比例为铅65%,锡35%,熔点是250℃ ( )
7.起吊重物前,应由工作负责人检查悬吊情况及所吊物件的情况,以为可靠后方准试行起吊。( )
8.打磨过尽缘屏蔽的砂纸或砂带可以再用来打磨电缆尽缘 ( )
9.在压接部位,围压形成的边应各安闲同一个平面上。 ( )
10.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中可以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 )
11. 电缆附件在安装时,电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不用进行加热。( )
12. 应力锥的作用是用于处理电缆切断处的电场集中,均化电场。( )
13. 在处理尽缘屏蔽层及电缆尽缘表面时,清洗时用酒精纸往返的擦拭。( )
14. 外半导电尽缘屏蔽层与尽缘之间的过渡应进行精细处理,要求过渡平缓,不得形成凹陷和突出。( )
15. 中间接头的导体连接必须要能够经受一定次数的短路冲击( )。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 电缆安装最小弯曲半径推荐为( )倍电缆外径。
2. 电缆导体最高答应温度:正常运行时为( )℃;短路时(最长5秒)为( )℃
3. 110kV电缆附件竣工试验交流( )kV( )分钟,用系统正常运行电压空载试验( )小时。
4. 工人有权利拒尽( )。
5. 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使用带( )的电源。
6. 围压压接每压一次,在压模合拢到位后应停留( )s,使压接部位金属塑性变形达到基本稳定后,才能消除压力。
7. 中间接头铜压接管的压缩比宜控制在( )
8. 在易燃,易爆场所工作,严禁( )( )等。
9. 在电缆附件的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 )尺寸进行施工。
10. 终端密封可以采用( )或( )方式。
11. 经运行后,连接处电阻与相同长度导体电阻之比值不应大于( )。
12. 打磨抛光处理的重点部位是( )部位。
13. 单芯电缆终端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
14. 加热校直时,电缆尽缘屏蔽层处温度宜控制在( )℃。
15. 安装过程中,只有在( )时,才可以打开应力锥的外包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