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质量保证等级划分的原则
物项或服务的质量保证等级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即以物项的失灵或服务的差错对核电厂安全和可靠运行造成影响为主要原则并考虑:
a. 制造工作的经验和物项制造的成熟发生;
b. 承制物项或相关服务的复杂程度;
c. 承制物项或相关服务的质量史、标准化程度以及经济性。
综合上述因素进行划分和选择质量保证等级。目前就分级方面的资料介绍,尚无可供直接采用的国际或国内的标准、法规或导则,但我国的现有核电厂一般将质量保证级别划分为三级,即质量保证一级(QA1)、质量保证二级(QA2)和质量保证三级(QA3)。
3、质量保证等级划分的方法
此处介绍的方法是IAEA技术报告328号《质量保证分级手册》(即HAFJ0045《质量保证分级手册》)推荐的方法,大家可参照使用,该方法包括八个步骤,分述如下:
a. 将核电厂分成若干个主要系统;
b. 确定每一主要系统的具体物项或服务;
c. 对被确定的物项或服务的复杂性、成熟性,在安全和运行上的重要性作出考虑、评价和分类。对有关的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成熟性也要作出评价;
d. 对每个领域,从三个不同的质量保证级别中选择一个。第Ⅰ级表示一组最严格的质量保证要求的组配,第Ⅲ级最低,第Ⅱ级介于Ⅰ与Ⅲ之间;
e. 对每个领域的每一质量保证级别再进一步划分并选择各项质量保证要求的组配,亦可分成三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要求完全执行HAF0400及相应导则中的质量保证要求;第二种组配方式要求执行HAF0400相应导则中绝大部分要求,第三种方式要求执行部分要求。符号“—”表示优良的工业实践就能满足要求,无须再加质量保证要求以提高置信度;
f. 按每个领域、每个级别、每项质量保证要求,确立所有知适用的质量保证要求的相应组配方式;
g. 如有必要,对一些特殊情况作一调整;
h. 编制质量保证要求文件或叫质量保证规格书。
代码: 当两个人遇见,接下来的不是故事就是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