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内核新闻
国际核新闻
政策
人物
知识科普
展览会议
核技术
核设备
核工程
考试招聘
国家电投社区
中广核社区
中国核电集团

反应堆安全控制系统

[复制链接]
查看: 706|回复: 3
发表于 2010-9-15 14: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反应堆安全控制系统

2004-12-6

  现在我们来说明为了反应堆安全正常运行而设置的控制系统。所谓安全正常运行,是指反应性随介质温度、密度和堆内吸收中子的毒物的数量发生变化时,还要保持再生系数K=1。欲实现这一点,通常用控制棒抵消多余的反应性,把多余的中子吸收掉。当反应性减小时,就把控制棒逐渐拉出堆外,直到完全提出,这时反应堆非装新料不可。此外,为了在发生事故时快速停堆,设置了安全棒。反应性增大时,安全棒可抑制反应性的增加,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吸收中子的本领。平时安全棒被置于堆芯之外,发生事故时靠重力或其他外力,在0.1~l秒的时间内自动插入堆芯,将链式反应熄灭,以免造成损坏或危险。还有,功率保护电路系统通常在反应堆功率超过设计满功率的10~20%时,使安全棒动作,实行紧急停堆。   针对核电站的危险,为防事故的发生,在设计中,采取了种种安全措施,其主要出发点是建立在防止燃料元件的不正常温度升高和阻止裂变产物大量逸散到环境中去。如果能做到这两点,也就保证了核电站的安全。安全的具体措施如下:   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核电站设置了四道安全屏障。   第一道屏障是核燃料芯块。现代反应堆广泛采用耐高温、耐辐射和耐腐蚀的二氧化铀陶瓷核燃料。经过烧结、磨光的这些陶瓷型的核燃料芯块能保留住98%以上的放射性裂变物质不使逸出,只有穿透能力较强的中子和γ射线才能辐射出来。这就大大减少了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第二道屏障是锆合金包壳管。二氧化铀陶瓷芯块被装入包壳管,叠成柱体,组成了燃料棒。由锆合金或不锈钢制成的包壳管必须绝对密封,在长期运行的条件下不使放射性裂变产物逸出,一旦有破损,要能及时发现,采取措施。   第三道屏障是压力容器和封闭的一回路系统。这屏障足可挡住放射性物质外泄。即使堆芯中有1%的核燃料元件发生破坏,放射性物质也不会从它里面泄漏出来。   第四道屏障是安全壳厂房。它是阻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逸散的最后一道屏障,它一般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对放射性物质有很强的防护作用,万一反应堆发生严重事故,放射性物质从堆内漏出,由于有安全壳厂房的屏障,对厂房外的环境和人员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你可能只是这世界的一个人,但对于某个人来说,你就是世界的全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5 16: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4 09: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4 09: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你加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8-2025 核电论坛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292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